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儿童心理虐待是指抚养人对儿童长期、反复采取的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已有研究显示心理虐待影响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中国对儿童心理虐待还不够重视,对此,通过总结国内儿童心理虐待危害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心理虐待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消极影响;讨论儿童心理虐待在国内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即国内关于受心理虐待儿童的研究方法,儿童的年龄阶段及心理虐待的类型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国外儿童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热点领域。本文就国外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从儿童阅读眼动研究的基本问题、字词、句子、篇章和相关理论等方面对儿童的阅读过程进行考察,总结其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最后,文章从阅读材料、统计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几个方面对儿童阅读研究的方法性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中文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刘文  刘方  陈亮 《心理科学》2018,(1):64-70
采用儿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对405名8~12岁儿童进行研究,考察人格特质在心理虐待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心理虐待与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神经质与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儿童内外倾与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2)儿童神经质在心理虐待与儿童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该中介模型具有性别和年龄的测量等值性。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心理虐待可以通过神经质的中介作用影响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84.
采用奇偶判断任务,考察二年级至大学阶段贵州民族儿童青少年SNARC效应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三年级开始出现SNARC效应(包括正确率SNARC效应);各阶段SNARC效应无显著差异;高、低年级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六年级以后各阶段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民族儿童三年级开始形成数字的空间表征。SNARC效应的大小不因年龄而发生变化;被试对奇偶知识的掌握存在发展过程,三年级可能基本理解奇偶信息,六年级后熟练掌握奇偶信息。  相似文献   
85.
研究以15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C)对儿童客观生理反应(唾液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和主观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TSST-C引起了儿童显著的应激反应,包括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水平的升高,以及主观消极情绪(如焦虑和紧张)的增加,这表明TSST-C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情况良好,能够有效诱发儿童的应激反应。同时,研究也发现,皮质醇反应和唾液α-淀粉酶反应不存在相关,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之间也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社会退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班级戏剧量表对25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活跃退缩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 安静退缩与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活跃退缩;(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活跃退缩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88.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湖南省1292名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进行施测,并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问题是否存在异质性,以及留守儿童相关的人口学因素对焦虑情绪异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可以分为三种潜在类别:“严重焦虑情绪型”、“中等程度焦虑情绪型”和“低焦虑情绪型”;留守男生、小学五年级、高中二年级、留守时间越长、留守初始年龄越小的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情绪严重;无论是父亲外出、母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严重性的影响是一致的。由此,应根据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留守时长和留守的初始年龄等情况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缓解留守儿童焦虑。  相似文献   
89.
自我参照范式是探索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范式,找到一个可靠方法获得一份稳定结果一直是儿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3岁至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所有权参照进行编码、图片再认和源判断进行检测。为了结果的稳定可靠,每位儿童需要参加4次测验。结果显示,图片再认上4岁、5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源判断上3岁、4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对源判断结果分析发现,自我参照成绩在各年龄组间保持不变、他人参照成绩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二者发展趋势的差异是5岁儿童源判断上没有自我参照效应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说明,3~5岁儿童普遍存在自我参照效应,但测验方法会影响该效应的表现年龄;其次,自我源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他人,3~5岁之间他人源判断能力是在持续提高的;另外,4次测验间的比较证明,源判断测验较之再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基于发展系统论和社会提供论构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322名留守、323名非留守母子进行为期半年共两次的追踪测查,考察家庭(母亲心理控制)、学校(教师支持)和同伴(朋友支持)系统对焦虑代际传递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控制对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均起部分中介作用;(2)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中介效应受教师支持的调节,随教师支持水平的提高,中介效应变得不再显著;(3)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直接效应受朋友支持的调节,随朋友支持水平的提高,直接效应变得不再显著。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母亲、教师、同伴的视角打破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