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在当代哲学的"伦理转向"中,德行伦理学的复兴是一个重要事件,从中也生发出新的理论形态和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澄清德行伦理学核心概念arete(德、德行)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亚里士多德最早构建德行伦理学的思想体系,arete得到全面系统的阐发,他一方面区分出不同的层次,有"伦理之德"和"理智之德","自然之德"和"完全之德"以及"完满之德",另一方面将arete的多种面向关联起来,使之互相贯通,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蕴含着逻各斯与习惯、沉思与实践的张力,并致力于实现形而下的伦理生活与形而上的智慧超越之间的协调统一。亚氏关于arete的探讨对于当代伦理思想仍不失其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92.
293.
贤士来朝     
《中国天主教》2004,(6):1-1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你加强了他们的快乐,扩大了他们的欢喜;他们在你面前欢乐,有如人收割时的欢乐,又如分赃时的愉快;因为你折断了他们所负的重轭、他们肩上的横木,以及压迫他们者的短棍,有如在米德杨那天一样;  相似文献   
294.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受商业化和职业化冲击、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体育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着兴奋剂泛滥、篡改运动员真实年龄、假球黑哨、赛场不文明行为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加以治理,不仅会严重制约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只有在加强竞技体育事业从业人员体育道德教育的同时,逐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法制建设,才能有效遏制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现象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295.
关于成熟     
圣母圣心是仁慈的化身,圣母圣心是良善的结晶,无尚的光荣,万世的英明,助佑我们避恶成圣。天上的中保,人类的母亲,时刻牵挂着罪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296.
各位戒子: 借此法坛,我宣讲一下道士出家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与大众共同商讨。一、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上士”。这种人天性善良,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对社会共同的秩序、规范自觉地去遵守,好的事情自觉地去做,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二)中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中士”。这类人与道有缘,自具善根,但不脱俗念,常存烦脑妄想。这种人在道可以修持成仙,在俗亦可以立功、立德、立言。 (三)下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下士”。这类人的最大弱点:是非反复。  相似文献   
297.
郑东 《管子学刊》2003,(4):15-21
《管子》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丰富人学思想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库。《管子》在人欲横流、思想动荡的大变革浪潮中完成了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挖掘。《管子》的人学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掘人的独立性价值;二是“人与天调”思想,提倡人的和与合,从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中发掘人的完美性价值;三是“长年、长心、长德”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养生,从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掘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298.
"好古""复古"等历史意识一向为孔子所重,而且一贯之道。在承继三代文明的基础上,孔子发现了历史中所内涵的"德义"本质,从而超越巫史,将历史所本具的先天必然性予以点化提升,开显出其中的一贯之道。基于此一贯之道的超越本质,历史并非僵死而是活在当下的过程发生,人类并非外在而是始终参与并创造着历史的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孔子将此一贯之道以托言《春秋》、辅翼大《易》的形式昭明于史册,力图挽救时弊。他一方面反对当政者汲汲求利、唯功利是论的历史价值观;另一方面反对隐者消极避世、以历史外在于人而沦于历史主义的价值观念。孔子这一贡献,在大本大源处辨明了历史所固有的发展方向与真理特质,确属是"生民未有"之发见。  相似文献   
299.
刘钢 《现代哲学》2008,(3):101-107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政治哲学领域发起的一场革命是:它通过解构,构建了一种与传统的互惠和平等的道德原理完全不同的、非互惠的友爱和关心的道德原理,并把这一道德原理视为正义的基础.德里达认为,基于传统的互惠和平等的道德原理之上的传统的道德观并没有真正把人当作相异的个体性存在来看待,这也造成了基于互惠的平等观念之上的现代法律的困境.本文分析和评价了德里达的道德观,并指出了他的这一带有解构意图的道德观所具有的积极的建构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