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61.
王治东  罗海旗 《哲学分析》2023,(1):61-74+197
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十分重要的概念体系、思想内涵与逻辑架构:其一,生产工具与生产主体的相互构建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其二,机器工具的应用(包括科学技术的应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合谋同构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成熟的显著标志;其三,生产工具、机器体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三维结构是生产工具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科学依据。这三个方面逻辑关系密切,呈现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的体系性和发展的进阶性。  相似文献   
262.
皮凯蒂主要从收入与财富分配角度对经济平等问题进行考察,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出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资本收益率恒高于经济增长率(rg),并根据该经济模型,提出以全球资本累进税作为经济不平等的解决方案。皮凯蒂与马克思同样发现了资本与不平等的关系,然而在经济不平等的根源与解决路径上,却有着本质差别,马克思从批判庸俗平等理论出发,站在人类解放的理论高度,指出实现经济平等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63.
对1473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累积风险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焦虑/抑郁;(2)心理资本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焦虑/抑郁;(3)心理资本只能调节家庭累积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表现为心理资本缓冲家庭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家庭环境和培养心理资本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需注意心理资本的培育对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64.
周露平 《世界哲学》2022,(3):5-16+160
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绕不开的时代命题。马克思从哲学批判的视角澄清了虚无主义的哲学性质,并通过经济学的科学分析论证了虚无主义的存在空间与历史限度,具体展示出虚无主义就是负载于资本逻辑之上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马克思的虚无主义批判并未简单停留于“超感性世界塌陷”的价值论否定或存在论批判,而是深入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现实,以破解虚无主义的发生机制,即消灭资本逻辑与超越虚无主义的辩证统一,从而全面反驳了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马克思是最大的虚无主义者”的论断。  相似文献   
265.
朱亚坤 《世界哲学》2022,(4):5-15+160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批判主要聚焦三个主题:一是空间的元哲学批判,即集中对以往社会理论的时间优先性倾向和绝对外在的传统空间观念进行批判,以揭示空间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意涵,并构建空间化的历史叙事;二是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重点对空间的资本逻辑、矛盾关系和剥削体系进行批判,以显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扩张及其加剧的诸种后果;三是空间的文化批判,即主要基于对现代和后现代的多元空间形态尤其是超空间的批判,以倡导空间正义,建构认知绘图美学,进而发展空间的解放政治学。理解空间理论的三大批判主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反思当代世界经济中资本逻辑的空间化策略、后果及其处置之道。  相似文献   
266.
在资本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上,人们一般认为,两者是对立、冲突的,基于此一认识,人们对资本进行猛烈抨击。但是,当人们批判资本对伦理的负面影响时,又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资本对伦理的正面影响。正是由于资本对伦理的正面影响使得资本与伦理具有统一性,因而资本接受伦理的规约和范导就成为可能。其可能性条件就在于,资本具有超经济性的维度,是二重性即经济性与伦理性的统一体,这种二重性需要结合资本运作过程和经济人假设的内部矛盾来看待。当然,在当下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使资本接受伦理的规约和范导,需要创造一系列条件,主要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资本进行合理限制,引导资本服务于我国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标和美好生活诉求。在资本与人的关系上,要坚持资本为了人而不是人为了资本的原则,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67.
作为市民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的概念拜物教与隐性的资本拜物教的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的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68.
现代性语境下的德与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晏辉 《道德与文明》2007,1(5):10-16
在前提批判的意义上,法与法律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法哲学研究对象的法乃是包含着诸多个别性的普遍性,是实现了个别性的共同性,在此意义上,德与法有着共同的基础.在操作的意义上,德愈益扩大其范围,甚至在某些境况下,德与法构成了"重叠共识",这意味着,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基础作用.当然,在现代性语境下,德与法的相互分离和相互交织则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由资本的运行逻辑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市场社会的确立.市场社会是一套复杂的社会设置,它以欲望满足最大化为动力,以市场经济为环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市场社会不断要求着与之相匹配的游戏规则,而且决定着德与法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69.
于天宇 《哲学研究》2023,(11):33-4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将资本的生息资本形态比喻为“自动的物神”,说明生息资本是资本自足性的实体形态。这不仅意味着资本统治的物性逻辑的完成,更意味着资本统治的观念逻辑的生成。马克思对资本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物神”阶段到“自动的物神”阶段的深化。“自动的物神”的形成,不仅使资本全面压榨了劳动者,更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自身人格化的对象——资本家——的现实处境。“物神”如何成为“自动的物神”,以及在此过程中主体的存在场域变化,是理解资本统治、破解资本逻辑、预见无产阶级真正解放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剖析,一方面能够透视当前资本发展的新形态,另一方面也能够预见祛除资本神性逻辑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270.
倪刚 《学海》2003,(1):45-49
“资本雇佣劳动”一直被作为一个公理。教科书告诉我们 ,现代企业是一个“股东至上主义”的组织 ,股东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方 ,如人力资本所有者、债权人 ,享受的是合同规定的固定收益。然而 ,本文的分析将会表明 ,“资本雇佣劳动”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从本质上说 ,企业是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订立的一个不完全契约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