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26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92.
独立思考精神:优秀学者的必备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独立思考精神对培养优秀学者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在中国文化中保持独立思考精神之难度,作者提出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四种方法:人是少数人的力量;拥有抗拒压力的勇气;将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保持开放的心态,兼听则明。  相似文献   
9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之一,佛教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人的道德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产生了广泛、深刻、持久和决定性的作用。要使佛教文化在新的境遇下因应时代的挑战,承继传统,焕发生机,更加有力地参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4.
善用主恩     
以信德的目光看,我们的生命以及生命赖以延续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活力,无一不是天主白白赐予的超性恩惠。而天主赐给我们诸多恩惠的目的,也不外乎让我们善用这些恩赐,承行他的旨意,完成他要我们完成的使命。因此,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必须尽最大努力,充分利用天主恩赐的一切,诸如生命、时间、财富、地位、智慧、技能等,去拓展他的神国,加增他的光荣。如此才不至于辜负他的深情大爱。放眼身边,我们便不难发现,每天都有人因着暴病、沉船、车祸、飞机坠毁等意外事故而猝然死亡离开世界,使我们在震惊中更感到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然而…  相似文献   
95.
元遗山(1190—1257),名好问,字裕之。忻州人。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人、文化活动家。他挚爱祖国和中华民族,同时也挚爱自已的故乡。其深厚感情及思想基础,笔者另有论述。本文仅就元遗山与五台山的因缘,略检二题,试作论述,以见其爱国主义精神之一端。一今山西五台山,与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并称佛教四大名山。五台为四山之首。元遗山与五台山因缘不浅,不独以这里是金元间佛教隆盛之所,而且是遗山故里名胜,风光佳胜。遗山的家乡观念较宽泛;狭义的故里其出生地秀容。  相似文献   
96.
孔红艳 《现代哲学》2001,(2):110-113
超越是人类精神的根本追求。人是具有精神和肉体的二重化存在,一方面,作为肉体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律的决定和支配,因此,肉体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精神的本质是追求无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人及其历史就表现为为消解这一矛盾而不断进行超越的过程。超越一般有如下特征:1.它是超感觉的,无形的东西,与感觉、有形相对;2.它是无限的东西,与有限相对;  相似文献   
97.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求真精神、批判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科学精神形成对比,人文精神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其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的无限关怀。“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面对现代社会医学与人文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重新找回医学与人文亲和的‘蜜月’,建立两者之间和谐融合、共生互动的关系,让医学科学朝着人类希望的方向发展。”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医学研究生是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8.
方东美的佛学研究,是在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下,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对佛学理论的重新诠释与阐发,代表了他晚年一部分成熟的思想成果,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佛学思想的重心在于发挥佛教圆融和谐的精神,并以此作为中国大乘佛学的根本精神与理论特色.他认为,中国佛学的这种精神特征恰可对治西方哲学的心病,解决西方哲学史上二元对立性的理论难题.由此也可说明中国大乘佛学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99.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先秦儒家对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理清忧患意识的源头,以及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之关系,有助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0.
作为公务员职业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职业伦理规范总和的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为公务员“依法、廉洁、高效、公正”行政提供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在经济转型、文化冲突、矛盾突显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政生态环境下,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面临制度伦理价值沦丧、制度困境、制度界定模糊、制度伪适应症等制度化缺失问题,我们要从“职业化”、“法制化”、“政治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等五方面提出公务员职业伦理精制度化建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