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5月23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副省长吴嘉甫到民族文化宫进行调研。调研期间,林树森一行实地查看了民族文化宫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布局,听取了省民委主任郝桂华关于贵州民族文化宫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就民族文化宫在对社会开放前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对一期建设工程拆迁资金缺口以及文化宫内的民族博物馆、民族图书馆、民族艺术馆所需的开办经费等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32.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2004]1号件精神的过程中,遵义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畜牧业,以科学的发展观制定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3.
孙娟 《法音》2023,(9):35-39
沿河县蛮王洞藏文摩崖石刻,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新景乡牯牛盖桃山村左侧下的蛮王洞口右侧,洞下即是乌江龚滩。这块摩崖石刻被当地文物局定名为“无上金刚大曼荼罗”摩崖石刻,是目前贵州省内仅有的一块汉藏双语的藏传佛教摩崖石刻。对此摩崖石刻的文字和内容进行解读与研究,有助于佐证民国时期汉藏佛教交流的历程与成果,补充贵州佛教发展史中关于藏传佛教在贵州传播发展的内容,并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2011年11月30日四川宜宾教区举行罗雪刚主教祝圣典礼。祝圣仪式由宜宾教区陈适中主教主礼,乐山教区雷世银主教、榆林教区杨晓亭主教、万州教区何泽清主教、宁夏教区李晶主教、贵州教区助理主教肖泽江主教参加襄礼,61位神父、35位修女与近千名教友参加了祝圣仪式。  相似文献   
35.
佛教自唐朝初期传人贵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代贵州佛教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密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派别。据统计,截止2002年,全省共有佛教徒20万人,僧尼850人,信教群众约280万人,重点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等地、市。全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开放的佛教寺庙353处,  相似文献   
36.
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364.2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14.16元、林业收入56.55元、牧业收入573.55元、服务业收入14.54元、储蓄利息收入0.88元,其它收入4.54元。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加36.22元,比1992年增加854.22元。  相似文献   
37.
2001年8月8日,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45周年的喜庆日子。4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州民族工作如沐春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级民族事务部门始终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抓团结进步,促繁荣发展为民族工作奋斗目标,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38.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族先民用其记录了浩如烟海的彝文古籍,并用其记载了彝族先民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等领域,成为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珠璀灿的奇葩。因此,贵州彝族文字的推行以彝文古籍的翻译整理鸣锣开道。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1955年,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了彝文翻译组,曾经翻译、印刷了一批彝文史书。后因“左”的思想干扰,彝文翻译组这个全国唯一的彝文古籍整理机构于1966年被迫撤销,  相似文献   
39.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各民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山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创造了富于民族个性和风格各异的灿烂文化,铸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40.
邢飞 《宗教学研究》2007,3(1):27-29
明代时期贵州道教的中心做了一次转移,这次转移对贵州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明代推崇的真武信仰在贵州通过道观的建设也得到体现。著名的道士张三丰也在贵州留下一些可以考见的蛛丝马迹。还有各派及其行持各类法术的道士也在贵州活动。从道教在贵州的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对明代贵州的道教作出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