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4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音乐无他, 张弛而已。音乐紧张感架起了客观音响与主观体验之间的桥梁, 是音乐情绪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音乐紧张感加工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客体与主体两方面。研究发现, 声学要素与调性结构是影响音乐紧张感诱发的声音线索, 而文化背景与音乐能力是影响听者对紧张感加工的个体因素。未来需要对时间结构与长时程调性结构诱发的紧张感及其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这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音乐紧张感与情绪加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 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作为解释员工离职和留职的新视角, 逐渐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176篇工作嵌入相关文献, 分别从研究视角、内容分析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评述工作嵌入的影响结果。基于此, 总结出6种理论视角: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工作-角色依附理论、未来时间透视视角和传染过程视角。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呈现关于工作嵌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不同视角下工作嵌入影响结果的具体研究情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构建团队工作嵌入理论模型、聚焦跨文化比较下工作嵌入的溢出效应、关注工作嵌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突出子维度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93.
正性评价恐惧是社交焦虑能够有效鉴别于抑郁症的核心特征。正性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给予的积极评价感到恐惧, 并因此而担忧的一种情绪反应。正性评价恐惧不仅会使社交焦虑者表现出否认积极认知、回避关注及情绪消极化等特点, 还会通过去正性化思维和解释偏向进一步加剧其认知偏差并抑制其正性情绪, 从而维持和加剧个体的社交焦虑症状。未来研究应关注正性评价恐惧在教育和咨询中的应用, 以及本土倡导谦虚文化背景下正性评价恐惧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
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结果评价或结果反馈的方式考察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但是任务前的社会评价怎样影响错误后调整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社会评价任务,以错误后反应时和错误后正确率为指标,在两个实验中考察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1和实验2中正性和负性评价条件下错误后减慢效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的作用是一致的,且不受实验任务的影响。在实验1中通过和无评价条件比较发现,评价条件下的正确后反应显著慢于无评价条件,但是评价条件下的错误后反应与无评价条件无差异,说明社会评价加速了个体错误后调整。而且在实验2中发现高低自我效能组个体错误后调整效应差异不显著,说明当前结果不受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说明任务前的社会评价促进了个体错误后行为调整,但是错误后调整效应不受社会评价效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双加工理论认为熟悉性和回想是情景记忆的两个独立过程,其重要证据是ERP研究中FN400和LPC可以分别指示熟悉性和回想。但也有研究证明FN400是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LPC也不能准确的反映回想加工,因此,将其作为双加工理论证据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讨论。未来需进一步明确概念启动和熟悉性影响FN400的前提条件,并在提高生态效度和控制额外变量的同时明晰LPC的指向性,同时探究熟悉性和回想在再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6.
赵益  何东军 《心理科学》2021,(3):530-536
为了研究眼跳的双相调节理论是否适用于人类的视觉系统,本研究测量了人类被试对分别呈现在三种眼跳时间段(基线、眼跳抑制和眼跳增强)内的光栅的朝向辨别准确率。研究发现:相对于光栅呈现在基线时间段内,被试对呈现在抑制(或增强)时间段内的光栅的朝向辨别准确率显著地更低(或更高)(实验1);另外,只有使用低或中等空间频率光栅作为测试刺激时,才有这种双相调节作用(实验2)。这些结果表明:人类的视觉系统在眼跳过程中存在双相调节机制,并且这种双相调节机制具有刺激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
曹宇  李恒 《心理科学》2021,(1):67-73
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任务,考察熟练手语使用者和无手语经验成年听人的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在象似词条件下,两组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的反应时均快于语义无关词,说明手语象似词和汉语词之间存在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2)在非象似词条件下,仅手语熟练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的反应时快于语义无关词,无手语经验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和无关词的速度没有差异。这是由于前者心理词库中的手语词和口语词共享语义表征,而后者主要依赖手语象似词的视觉模拟性。整个研究表明,中国手语和汉语间存在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但该效应受到手语词象似性和手语学习经历的调节。  相似文献   
98.
楚啸原  刘珂  理原  雷雳 《心理科学》2021,(1):134-140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考察了网络游戏中虚拟商品感知易用性对其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有用性、玩家神经质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虚拟商品使用意愿问卷、感知易用性问卷、感知有用性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对559名有过网络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虚拟商品的感知易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虚拟商品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玩家神经质的调节:对于低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显著;而对于高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促进被称为相似性效应。以相似项目间的距离和是否插入其他项目改变邻近性,并操纵记忆项空间构型有序性,探讨邻近性对相似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空间构型和邻近性条件下相似项目的记忆正确率高于非相似项目;在空间构型有序下,相似项目距离远时,插入其他项目时的相似性效应值低于不插入,而空间构型无序下未发现显著差异。这表明相似性促进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空间构型在邻近性对相似性效应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摘要:以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锚定效应助推国民身心健康的理论前提和态度改变理论视角,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建立未来取向内部锚和未来取向外部锚,检验未来取向内部锚和外部锚对减少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未来取向内部和外部的助推方式,均能够有效促进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减少,提高了决策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