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1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勇 《思维与智慧》2010,(11):23-23
有的时候,沉默是一种无言。 沟通需要平台, 若是鸡同鸭讲, 还不如省点气力闭目养神。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二十四史中所记载的唐、宋、元三代宫廷主要的礼祀规范为依据,结合道教经典和图像学分析,对以北极紫微大帝为主神的南宋大足圣府洞道教石刻造像进行再探。重点分析圣府洞内以大明、北极紫微大帝和夜明道教三帝造像为主题的道教雷法道场。这样的道教神系图像组合反映了南宋政权期望借助天地星神的神秘力量来抵御北疆外敌、护佑皇权的功利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十字圣架     
怀一份虔诚,向你跪拜下,圣子被高悬,成全救恩计划。捧一片真情,注视你的光华,巍巍圣哉,荣耀而伟大。  相似文献   
74.
太平山,原名“丝罗山”,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北赣鄂边界,海拔1329米,面积20多平方公里,据《太平山志》记载:因其“座吴向楚,山形五龙团顶,云气盘结,离奇万状,君峰环绕如丝罗”而得名。太平山其山势峻峭,层峦拥翠,飞鸣流瀑、千峰万嶂、叠叠回抱,集雄、伟、奇、险于一体。山上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由于太平山风景秀丽,气侯宜人,故历代文人骚客,常慕名登临太平山,或寻师访友。或对吟高歌、或畅玄谈道、或游山玩水。据《太平山志》记载,元代诗人揭奚斯,通游山景后,留下《太平杂咏》二十二首,盛赞太平山之景观。其中《北极山》诗曰:“云归树绕…  相似文献   
75.
“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基本观念.顾颉刚先生认为“圣”字最初只是非常普通的知识意义上的聪明义,诸种崇高和神秘义都是后来加上去的.我们同意顾先生的后一判断,但不同意前一判断.我们认为“圣”字初义当为“听治”,引申为“善听”.“善听”之义也主要不是从知识听辨而是从德性意义上来引申展开的.在最早的文献中,“圣”义及其观念主要不是知识意义上的“聪明”而是德性意义上的宽容、通达(包括通神)、自制、顺从等涵义.稳定形态的“圣”的崇高、超越与神秘义及观念可能主要是春秋后的引申发展.  相似文献   
76.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世比较少的元代佛教造像艺术之一,五台县广济寺在建筑结构和彩塑艺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沿着广济寺建筑中的独角兽与龙头装饰构件、殿内彩塑中生动写实的十八罗汉像、佛坛正背面反差强烈的"华严三圣"与"三大士"的线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从建筑到彩塑、从外到内所体现的佛教世俗化趋向,以及元代那种技艺精湛、活泼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77.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事事与人打交道,与人共谋事业,与人一起为社会、教会发展共谋思路,与人一起为祖国的建设献策献计、奋勇贡献。但是在认知识人用人方面,世俗与圣教会的看法绝然不同,我们应当怀着属神的心去对待。教会不看他长像的漂亮与否,也不看文凭的高低,更不是看他的社会交际,重要的是看他的“心”也就是“良心”和素质。所谓“良心”就是灵修属神的心、信仰的爱人的心,向往天主的皈依心。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善人从善库里,取出善来;恶人从恶库里,取出恶来。(玛12:34—35)  相似文献   
78.
可以说,基督教是靠奇迹(神迹)建立起来的;没有奇迹就没有最初的基督教。因此,狄德罗用了不少笔墨集中揭批这些奇迹。圣经中的奇迹多得无数,最著名的第一件是耶稣在一个婚礼上“以水变酒”,再一件是一个死了四天尸体已经腐臭的青年人,在耶稣呼唤下“复活”了。也许是针对这个  相似文献   
79.
本文探索了“华严三圣”及其思想、观法、造像的渊源 ,并指出这是五台山僧人对佛教文化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0.
《天风》2000,(11):18-18
一等奖 2名 严锡禹(四川神学院) 李栋(四川神学院) 二等奖 7名 陈驯(燕京神学院) 贾虎林(内蒙) 许伦胜(重庆) 陈孝浪(浙江) 李成义(浙江) 李石(甘肃) 何红(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