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自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首位基督教传教士来福州传教至今,基督教在福州宣教已有160年的历史。在这百多年风雨历程中,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揉和。本文描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传入福州后,基督教圣乐事工在福州教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教会音乐对福州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旨在批判施蒂纳所著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在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恩格斯开启了他们关于宗教的阐释,具体关涉到“宗教根源”“宗教本质”“宗教史观”以及“宗教消亡”等议题。在此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点对点”地批判了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宗教叙事,同时也对整个德国“现代哲学”普遍信仰“批判”力量的做法作出了必要的回应。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彰显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独具的价值和魅力,从中可以感知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形成时期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批判性、非体系性、开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3.
家振 《佛教文化》1994,(4):18-19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吴昂先生的“人生颠倒是情痴”。当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下次我来写一篇‘颠倒情痴是人生’!”主编志远听见了,便认真约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又是个发人深思的题目,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姑妄写之吧! 先说一个情字 人们常说,既有人生便有情。佛家也是这样看吗?是的,并不例外。 何以为证?请看“有情”二字在佛家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44.
伴随着大学在欧洲的出现,修道院的圣言诵读逐渐被学院的神学课程所取代,这使中世纪成为圣经诠释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哲学家圣维克多的休、阿奎那与波纳文图拉为代表人物,综述他们对教父释经传统的继承,包括评注圣经书卷的原则和方法。他们的圣经诠释显然是围绕神学框架而展开,但是,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与阿拉伯思潮的引入,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系统化,圣经诠释亦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45.
刊中新闻     
<正>1会议·换届《天风》和中国基督教网站评选2008至2009年度"优秀通讯员"2010年5月14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的"中国教会写作人才培训班"结束总结会上,中国基督教杂志《天风》和中国基督教网站隆重举行表彰仪式,根据各通讯员的来稿积分,评选出2008至2009年度  相似文献   
146.
杨佳智 《天风》1996,(11):17-18
金陵协和神学院92级的同学在面临奔赴工场之际,时常聚在一起谈论感想。除了流露对未来教会工作的憧憬之外,大家谈论中提到最多的便是各自家乡的宗教干部,都感觉到家乡的宗教干部认真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热心为教会排忧解难,是广大教牧同工的良朋益友。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业务水平较差,对党的宗教政策执行不力的干部。  相似文献   
147.
《天风》1995,(11):6-7
“办好教会”是1992年召开的中国基督教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的主题。它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基督教会,江西省基督教于1992年6月份换届产生的新班子,紧紧围绕“办好教会”这一时代主题,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48.
《进表》科仪,在上海正一道众多的斋醮仪式中,可以认为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仪式,通过“进表”,可将信众的意愿,上达天庭,以呈天帝明鉴,以希上苍保泰生者,超升亡者。法师通过不同的程序沟通于神、人、鬼之间。而音乐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起到了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本文拟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对“进表”科仪作一尝试性探索,一方面能对上海道教音乐作局部性研究,另一方面可对于“进表”仪式有一个粗略的认识。道教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当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寇谦之一改“撞金伐革”的局面,而以《华夏颂》、《步虚声》作标志,道教音乐发展至今已相当丰富多彩,历代地方高道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