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92.
心房纤颤增加缺血性脑中风4倍~5倍,抗凝治疗可减少60%的缺血性脑中风,但是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我国是脑中风,特别是出血性脑中风的高发国家,所以对于房颤抗凝的临床决策往往偏保守,造成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比例很低.本文就如何在我国房颤患者中进行抗凝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3.
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来审视供方诱导行为,其约束机制的重心应该放在扭转供方与监管方的信息结构上,打破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村医疗保险中的.江阴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直接约束了供方诱导需求等不道德行为,并为有效地平衡三者之间的信息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分析手术室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产生尿路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克服上述反应方面的作用及其他预防措施.采用方便取样将7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试验组在尿管上涂抹利多卡因凝胶(0.5ml/cm)后再按常规操作插管;对照组以石蜡油为润滑剂按常规操作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及躁动、疼痛评分.结果提示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清醒状态下置管引起的尿路疼痛等问题,但不能避免患者苏醒期出现上述反应;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可有效预防患者苏醒期出现的尿路疼痛及其它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5.
肖永明 《法音》2009,(8):52-56
《法音》刊行三百期了!三百期《法音》蔚为一道独特的佛教文化景观,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察。作为“法”的“声音”,理所应当具有一种超越的意义,而这种超越意义要让人们能够理解,也就理所应当是经过了一番特殊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就应该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寻章摘句式的注释,而是一种解释学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96.
近年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包括围术期疼痛的监测和评估,疼痛治疗的原则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鉴于儿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即使新生儿在围术期也有完善的疼痛治疗的需求,重视小儿围术期的疼痛诉求,体现了对小儿的人文关怀和基本权力的维护,是医学伦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7.
每次买到新一期的《思维与智慧》,我便抛开一切杂务,如饥似渴地在第一时间将她读完。每次读她就像在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心灵的浮躁因她的滋润而风烟俱净。每读完一本,我就开始期待着下一本。每次经过报刊亭总要去打听一下新的  相似文献   
98.
    
暑假里在宁夏旅行期间,我曾到过被毛乌素沙漠紧紧搂抱着的沙湖游玩,当我翻过湖边高高的沙山,向沙漠深处走去的时候,在许多长着稀疏沙苇的沙丘上,我竟看到了因风长年对沙丘的剥蚀而裸露出来的沙苇的根,那支撑起沙苇最长也不过两三尺来高的绿色的根,其长竟然可达数十米、甚至可达上百米,  相似文献   
99.
肿瘤诱导分化治疗中的几个哲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诱导分化治疗中的几个哲学问题的思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710032)贾保军指导司徒镇强,吴军正一、肿瘤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1.肿瘤细胞的可逆性早在本世纪2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肿瘤是不可逆转的,即“一旦成了癌细胞,便永远是癌细胞”。后...  相似文献   
100.
居飞 《哲学动态》2016,(4):73-81
在精神分析发展史中,"性欲一性别"这一基本对立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自然,它一直潜藏在精神分析的若干次争论和动荡中。本文基于一个认识论的角度,试图考察这两个范畴在精神分析主要名家那里的复杂关联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术语的含混和误用,如"阉割"、"前俄狄浦斯期一俄狄浦斯期"、"生命连续体"、"石祖"抑或中国语境下的"阴阳",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