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语词遮蔽效应(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VOE)是指语词化描述对非语言认知的阻碍效应。研究者发现影响语词遮蔽效应的因素有:时间因素、言语描述任务、分心任务、再认测验、个体差异等。现有的有关语词遮蔽效应的解释理论有三种:记录干扰理论、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理论和标准转换理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言语描述影响了知觉内容还是提取线索等内容  相似文献   
22.
河西宝卷是流传在甘肃河西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民间宗教类宝卷既具有明清之际教派宝卷的特征,也是近代汉语后期重要的白话语料。宝卷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俗语词和口语词,这些词汇均包含着多重的文化信息。本文从"展现河西地区历史风貌的俗语词"、"揭示过去文化遗迹的方言词"和"体现多元宗教思想的宗教口语词"三个方面,阐释民间宗教类河西宝卷方俗口语词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23.
六朝道教典籍《真诰》使用了口语、俗语,其用语较有特点,学界多有讨论。但由于道教文献的特殊性,其中对某些语词的讨论尚欠深入,仍有可商之处,本文即对"不授"、"盛"、"建"三个语词的含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24.
Made,生存即实践,是除了从圣经首章《创世纪》到《约翰福音》的语词中心论之外的另一个主题,即身体化的行动。从made(造物)在《创世纪》中的位置来说,某种程度实际上预示着语言-时间向实践-空间的变奏。这同时也是对从古希腊λογοσ转化而来的语词中心主义的内在挑战,但这一点却与圣经《约翰福音》中译本的太初有道(Word)内在契合。这种身体-实践的行动主义在西方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时代进程中得到强化,并进而表现为歌德以太初有为重译太初有言的行动主义的自觉。在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的紧张得到了调和,呈现出的是人之存在就是在行动的空间展开与言说的时间叙述中的双重合奏。  相似文献   
25.
不同联想等级语词的启动效应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卫  刘葵  庞子峰 《心理学报》1994,27(1):35-43
以汉字常用词为材料,使用经过大量统计工作建立的语词联想等级量表,来探讨语词的联想等级、学习时的加工水平、以及年龄变量对语词记忆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a、不同联想等级间语词启动效应有显著差异,b、加工水平对启动效应的影响只在大学年龄被试中才显示出来,c、年龄对启动效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与语词联想等级相互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26.
动作记忆是伴随动作操作和意识卷入过程的一种记忆活动, 其强调意识卷入状态和操作情景对记忆活动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均采用SPT范式探讨动作记忆及其影响因素, 并提出非策略加工、多通道加工、动作编码和情景整合理论以解释SPT效应, 但由于关注角度不同, 所提的理论模型不能全面揭示动作记忆的加工机制。部分研究试图从来源监控方面探究动作记忆的内在机制, 但研究仍然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7.
语词之争     
本文试图对关于语词之争这样的元哲学问题加以探讨,并指出可能的解决途径。在相当多的哲学争论中,有很多争论只是琐屑的语词之争,那么如何区别语词之争和真正的事实之争呢?我们可以通过语词测试来加以检验,从而辨别出何谓语词之争何谓事实之争,一旦某论题为事实之争,则在语言层面上的争论就变成了关于基底概念的讨论,比如关于意识问题,伦理学问题等等。在关于这样的基本概念上,无法给出唯一的定义,我们需要运用概念多元主义,不同的概念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因此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并不能彻底地解决争议,而是有助于我们接近问题的核心,重新题解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28.
通过回顾学界近年对于“自然”含义的研究,梳理其中所见的语文学及观念史等方法,以此说明这些研究方法背后的理论预设。针对“自然”义的诠解性尝试强化了“自然”意涵的收束性,并且呈现出概念性的特征。概念的意涵总是在一个先在的概念化思想操作中被预设的,即概念是以“可定义性”为前提的。收束性的意涵探究一方面奠基于概念性的预设和概念化的操作,另一方面意涵探究的结果又使得“自然”成为体系性思想分析和建构的工具。以此提示,在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中,对“自然”等关键性语汇的概念性预设与概念化操作需要有方法上的自觉。语词的可概念化并不等同于语词本身具有概念性,我们需要对“概念化”及其必要性保持自觉。在此基础上,让语词回归经验并凸显其“非概念性”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9.
宋伟 《哲学研究》2012,(3):73-78,123
<正>自17世纪以来,随着西欧诸国尤其是英国的商业、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各种日常语言、甚至包括当时主要用作学术语言的拉丁语的不完善,如语法结构的不规范、语词意义的不清晰等;而自然科学中的各种新发现,也使为各学科提出恰当的专业名称体系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因此,这个时期的哲学家当中广泛存在着对一种更为精确而严密的、适用于科学领域、甚至可取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