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诞生至形成三大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佛教信众所使用的佛教语言极其繁复,绝难辨析。但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为各国佛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叹。  相似文献   
892.
试论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认定他的语言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转向,形成了不同于宋明理学,甚至也不同于清初哲学形态的人文实证主义哲学思考方式.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与"称夫纯美精好之名"的两类之名.第二,在讨论何者为"道"的哲学形上学问题时,首次引入语言学的句法分析,对古代汉语中谓语动词"之谓"与"谓之"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批评宋明儒的思想同时,还引进了语词分析、句子意涵分析和文本中的言语脉络分析等具体的语言学技术性方法.第四,直接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使其哲学既与宋明理学者从哲学思考路径出发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的致思方式不同,也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目标不同,从而形成了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893.
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关系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一方面,情绪对语言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为:(1)语言中蕴含的情绪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包括情绪词、情绪性语句、情绪性篇章的加工;(2)情绪背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包括自身的情绪状态背景(如,抑郁、焦虑、快乐等心境),以及情绪语调/语境、情绪图片、音乐等外在情绪线索诱发的情绪背景;(3)内化的情绪反应模式(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对情绪加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为:(1)语义概念对情绪知觉的影响;(2)语言指导在情绪学习中的作用;(3)语言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讨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并将基础研究和教育及临床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94.
弥散张量成像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秋海  舒华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369-1376
人类的语言功能不仅仅基于以额叶、颞叶为代表的语言脑区灰质皮层的激活, 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脑区之间白质纤维束的连接。随着各种脑成像技术的逐渐成熟, 基于核磁共振的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语言认知领域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弥散张量成像在语言认知研究上的应用, 可以将其与行为测查、功能定位成像、功能连接、全脑网络等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来共同研究语言认知, 进而从脑结构的角度来探究语言与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5.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的相关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也可以用来指证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96.
Michael   C.   Corballis 《心理学报》2007,39(3):415-430
人类语言具有复杂多变的递归结构,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唯独人类精通语言。语言的进化始于大约两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语言在当时作为一种认知适应对于人类应对自然界带给人类的挑战(如动物掠食与森林毁坏)有很大帮助。人类进化过程中学习与文化因素形成一种选择压力促使人际交流语法化,人际交流语法化引发大脑容量增加,然而,最初的语言进化与基因无关。学习与文化压力也使交流的媒介依次变为手语模式、表情模式与语言模式。交流媒介的逐渐变化最终导致了FOXP2基因突变,FOXP2基因突变让智人具有了自主的言语能力。与地球上其它的人科动物相比,人类的语言能力使人类在进化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7.
怀疑论,常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现代哲学》2007,12(4):101-106
文章依次分析比较了摩尔、马尔科姆和维特根斯坦应对怀疑论的方式及各自的论证技巧,展示了常识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给出一种避免怀疑论的基础。文章认为摩尔和马尔科姆的论证都是不充分的,维特根斯坦关于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的区分补充了其中缺失的部分,其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游戏误置论证。这意味着,能够避免怀疑论的是一种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898.
病案语言一直是医学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医学语言的语用规律为理论依据,对103份抽样病案中的语言材料,从语体、语用、语义、语法、文字五个方面切入观察,指出这些语料中的语言失误表现,并重点分析了在语用、语义、文字三方面产生失误的原因,从语言学视角为医院病案管理科学化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99.
谭世宝 《法音》2007,(8):25-32,33
一、悉昙文字及悉昙学的源流与传播简介 “悉昙去声”是古印度佛教化的文字学名称“烈督(拉丁文正确转写应为Siddhām)”的标准汉文对音转写,通常简称“悉昙”而省略了“去声”的拼音法的标注而意译为“成就”、“成就吉祥”。由于佛教是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本原则上,并作公开的普世传播的世界宗教,以反对维护不平等的印度种姓制度的印度婆罗门教.  相似文献   
900.
EEG相干反映了EEG信号在各个脑区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揭示各种认知加工过程中不同功能网络的协同工作方式。首先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水平上阐述了EEG相干分析在语言理解研究中的应用。在词语水平上涉及一般认知加工过程、语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三个方面;在句子水平上,从句子的语义整合角度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这一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