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进一步检验相似语言标签的效应,采用经典的三角属性归纳范式,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相似/相同"的真实语言标签对4岁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在实验一中,三角范式中的三个刺激物属于同一类别,在实验二中,三个刺激物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别.每个实验均有三种条件:在控制条件中,实验者用"这个"指代每个客体;在相似语言标签条件中,靶刺激与知觉不相似的比较刺激具有相同的、且暗示了类别成员关系的词素(例如,翠鸟—飞机—鸵鸟);在相同语言标签条件中,靶刺激和知觉不相似的比较刺激共享相同的语言标签(例如,鸟—飞机—鸟).结果一致显示,与控制条件相比,幼儿在相似语言标签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基于概念的归纳,表明在真实语言标签条件下也存在相似语言标签效应.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幼儿在相似和相同语言标签条件下的归纳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语言标签在幼儿归纳中更可能传递了概念信息,从而挑战了Sloutsky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2.
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 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 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 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 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 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 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3.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2):225-233
针对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困难这一现象, 近年来采用以ERP为核心技术的脑认知研究发现, 二语者的二语熟练度、一语和二语间具体的句法结构的相似程度、以及以工作记忆为核心的个体认知能力等因素起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调节作用, 并且形成了浅层结构理论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的句法加工与母语者有着本质差别的“定性说”与统一竞争模型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和母语者在句法加工上没有本质差别的“量变说”两种理论分野, 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晚期二语者能否最终形成类母语水平的二语句法加工模式。为此, 需要开展以三个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为主体的跨语言(二语与一语性质的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4.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中AY试次的错误率作为主动性控制参与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后的200-350 ms和350-500 ms两个时间窗口,转换试次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和晚期负波,而且AY试次的错误率可以显著地预测转换试次的N2和晚期负波的波幅。结果表明,语言转换的线索加工可区分为由主动性控制调节的两个阶段,即“与非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分离”和“转入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阶段。本研究为主动性控制参与语言转换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5.
交流是以语言为核心媒介的一种社会人际互动方式, 与个人语言认知过程不同, 交流互动性决定了交流语言认知过程的复杂性、灵活性。重点归纳和述评:交流语言内容特征、交流语言加工理论、交流语言与非语言因素的关系。未来对于交流语言认知特征的探讨应持一个相对开放的态度; 尝试采用多因素依次叠加的实验设计, 考虑交流实验情境的自然性, 以多种子加工过程为基础全面理解语言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156.
唐五代禅宗僧侣所使用的语言,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在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用语言中最具特色.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禅宗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禅宗语言重新作了分类和界定,希望有助于澄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于禅宗语言的模糊认识和错乱理解.  相似文献   
157.
王雨函  隋雪  刘西瑞 《心理科学》2008,31(3):667-670
论文回顾了以往对阅读中跳读现象的研究.发现与跳读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眼动因素、阅读材料因素和语言因素.文章对有关阅读过程中跳读现象的各种解释理论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开展汉字阅读中跳读现象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考查中文与西文阅读中跳读差异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8.
非直谓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领域中。在数学中,对集合的最小元的定义是非直谓的。在逻辑中,罗素悖论的产生是由于允许非直谓地定义一个集合,即“所有不包含它自身的集合的集合”。莱布尼兹对“同一性”的定义——“a与b是相同实体当且仅当对所有性质f,如果f(a)则f(b),反之亦然”——是非直谓的。罗素构造分歧类型论的动机不是来自形式系统的悖论,而是来自日常语言中的悖论。本文的目标是构造一文化景观命题逻辑来刻画关于特定的非直谓语句的推理。一个非直谓语句的表达预设了一个语句集,一个典型的非直谓语句是“拿破仑具备一名伟人将军的所有德性”(罗素的例子)。本文所关注的是“一阶”非直谓语句,即仅预设直谓语句集的非直谓语句。非直谓语句的一个性质是:一个非直谓语句等价于它所预设的语句集中的成员(可能无穷)的合取。这一性质需要在要构造的逻辑系统的句法中被表达出来,而针对此本文所采用的手段是在命题逻辑系统的符号中加入“命题量词”,也就是说本文要构造一个量化命题逻辑系统。在形式化部分,本文给出了这个逻辑的句法、语义、希尔伯特公理系统和它的完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59.
宋文 《学海》2008,134(2):186-189
扎迪·史密斯在其新作<论美>中继承和发展了福斯特的联结思想和英国讽刺小说传统,以喜剧的语言,围绕两个家庭纷争,诠释了爱与美的意义,同时讨论了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困扰当今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0.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