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5──8岁儿童对几种偏正复句的理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研究用三种方式测试80名5—8岁儿童对因果、条件和让步三种复句的理解。结果表明,他们对这三种复句的理解逐年提高,6岁和7岁之间的变化尤为明显。6岁儿童基本能理解因果复句和条件复句,7岁儿童基本能理解让步复句。他们在三种作业中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水平,判断句子正误的成绩差于完成句子和指认代词所指的成绩。  相似文献   
22.
张策 《天风》1996,(1):35-36
目前,一些教会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证道者在台上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口干舌燥,而台下呢,听众反应冷淡、无精打采,打瞌睡甚至熟睡有之,东张西望有之,低声嘀咕有之,来回走动有之。对此,证道者和听众也各说其理:证道者认为信徒信心不足,文化素质偏低,自觉性又不高;而听众却认为证道过深过长。  相似文献   
23.
中西传统绘画各自从属于截然不同的视觉节选系统。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本能视觉节选自我超越的方向,从而确立起各自的绘画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24.
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潜心研读《红楼梦》原著,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等经典曲子,并被公认为最精彩的红楼主题音乐。至今,人们偶闻一两句仍能联想到那独特的意境,生出万般惆怅。  相似文献   
25.
随类赋彩是绘画中的六法之一.中国绘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并以社会规范和固有色的施彩原则进行随类赋彩,传统的色彩观所包含的概括色、五色观、诗情色蕴含着色彩的意象性语言特征.随类赋彩也可以理解为随意赋彩,它是中国画达到最高境界--气韵生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6.
夜曲是肖邦作品中最重要、最精致的一个部分,它贯穿了肖邦的整个创作生涯。肖邦的《夜曲Op.15 No.3》整首作品从优雅而华丽的旋律、创新而独特的和声到大胆频繁的转调,都透露着肖邦夜曲的无限魅力,表达了肖邦内心忧愁痛苦的情感。  相似文献   
27.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 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 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 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 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8.
马援 《哲学动态》2022,(12):28-35
哲学的“语言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目前这方面研究没有得到有效关注。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转向”不同于英美分析哲学纯逻辑的路径,而是在对以索绪尔为源头的“语言转向”的批判中,从语言转向符号,从符号转向符号化,再以符号化世界为对象介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问题,并在21世纪出现内生于“语言转向”的新发展。关于这一方面的探讨意在显现哲学的“语言转向”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相交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邓晓芒 《哲学分析》2023,(6):37-57+190-191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然而,他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偏见,试图把一切诗性话语全部塞入“纯粹逻辑”的先验框架之中,以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严格科学的哲学”,这就把逻辑形式的真正起源屏蔽掉了。在他那里,没有什么逻辑判断的起源,只有逻辑判断的前谓词阶段和谓词阶段所构成的“谱系”,因此语言、经验直观、诗归根结底也是逻辑,逻各斯的非逻辑含义被遮蔽了,活的隐喻被闷死了。纯粹逻辑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在隐喻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逻辑要素,而是诗性要素,语言起源于诗,而不是起源于逻辑。胡塞尔架空语言,一心要把非逻辑的东西都归于逻辑,无法真正解决逻辑的起源问题。但他提出的逻辑谱系学所暗示的恰好是:逻辑最初是语言中的非逻辑因素由于其自否定而形成起来的。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考查了语言范畴是否会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并探讨了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即时分类颜色还是长期与颜色联结的结果。实验中,以测量差别阈限的方法选定的渐变、相邻颜色知觉距离相当的A、B、C、D四种颜色(A、B为绿色,C、D为蓝色)为材料,以色词与颜色重组模式训练被试用4个人造词汇分别命名4种颜色,并让被试在训练前、第一次训练和第八次训练后均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测试。经训练,原范畴内颜色(AB,CD)变成了范畴间颜色,原范畴间颜色(BC)仍为范畴间颜色。结果显示:被试在一次训练后能以新名字区分4种颜色,八次训练后掌握了4种颜色的新名字;在训练前测试中,出现了与蓝绿色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在第八次训练后测试中,出现了与习得的语言范畴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但在第一次训练后测试中并未出现这一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范畴能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长期与颜色联结,而非即时分类颜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