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李婧 《美与时代》2013,(12):141-141
常玉是同期赴法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位绘写意画的画家之一。其艺术特色虽然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语言形式,但仍传递着东方艺术的生命精神:在笔法上自由的素描技巧以及书法一般的流畅线条使得其所绘的枝叶轮廓舒展自如又不失律动,看似寥寥数笔却又饱含生命气息;在色彩上追求单纯,含蓄、柔和,虽施以西方油画颜料,却似国画色彩般渲染皴擦,古朴、质拙又不失马蒂斯般的鲜明对比;在表达上,其所绘花卉并不艳丽,但十分坚韧,特别是花卉的枝条,像中国秦汉碑刻中的笔画,蕴含着特殊的执拗与骨气。虽然画面简洁,却表达了常玉满腔的情感--即使被从泥土中拔出置于盆景,也依然遏制不了生命的怒放与精神的不妥协。  相似文献   
62.
汪磊 《美与时代》2013,(5):25-26
21世纪的今天,媒介系统在各种设计变革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各种媒介的交融和变革,使人们更加能驾驭事物的表现形式。各种媒介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的涵韵,还是从自身的表现到创造力的释放,无不显现了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所呈现的新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设计需要有新的媒介来灌注新的生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63.
陈慧麟  陈劲松 《心理科学》2013,36(6):1470-1475
G-DINA模型是DINA 模型的一般化模型,具有补偿性和饱和性两个主要特征。G-DINA模型的补偿性特征契合了语言测验的综合性和多元性,G-DINA模型的饱和性特征则可以比较理想地应对语言技能的抽象性和难区分性。此项研究以代表性的语言测验类型阅读测验为案例,应用G-DINA模型对1029名被试的PISA英语阅读测验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两个假设:补偿饱和型认知诊断模型对多元抽象的语言测验的适应程度较高;G-DINA这一新生认知诊断模型可以被用来诊断较为复杂抽象的语言测验,且经得起统计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64.
易学的推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中的逻辑问题,是一个在易学和逻辑学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关系到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逻辑史的再认识的重要问题。易学中的逻辑是推类逻辑,本文给出了理由,同时以现代逻辑的方法给出了易学推类逻辑的形式系统,并作了讨论。指出易学逻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以汉字表述的特有逻辑形式,建立了中国古代的普遍语言,形成了自我满足的语义系统,其在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方法和为古代科学提供认识工具方面与西方逻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历史哲学在上半叶由黑格尔式的思辨历史哲学转向历史认识论研究。之后。自1970年开始,它又经历了语言学转折。后者的表现便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的兴起。它注重分析历史文本的语言风格这类形式要素中表现的本质内涵。也在认识论的层面彻底消解了传统实在论意义上的历史客观性。人们对历史叙述过程诸要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之后,对某一历史主题确立的目的和效果也就有了更有效的解析方法。进而为当代历史哲学重新深入历史本体,探讨宏大历史叙事与叙述权力创造了条件。当代历史哲学正以20世纪历史认识论的成就为依据,在推进历史/史学观念分析之时,也表现出一种重新步入思辨历史哲学领地的倾向。此时。具有前瞻性的世界史家也像当代历史哲学家那样,注意到了世界历史观念的现实意义。本栏选取的4篇文章(另外两篇将以后刊出)便分别涉及到构成上述倾向的某些特定层面。  相似文献   
66.
普特南与罗蒂的对话:实在论能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军 《世界哲学》2003,3(1):70-80
普特南与罗蒂是目前美国哲学界极为引人注目的两位哲学家①,虽然他们的哲学气质很不相同,一位注重科学、逻辑,一位强调文学、艺术,但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他们的哲学立场越来越接近,殊途同归于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并被公认为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67.
大一的时候,上法律课,我们法律老师有个癖好,喜欢提问,提问之前必高声重复一遍问题。有一次正在上《民法通则》,突然老师又提高声音开始提问,所有同学都恐惧地盯着老师,惟恐被喊到,因为老师以提问来代替点名,所以是看着点名册提问的,所以大家都不必低下头。  相似文献   
68.
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育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69.
能言善变的解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朝洪武年间进士,永乐初年任翰林大学士,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他凭借自己的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屡屡挫败了权臣的挑衅和诬陷。  相似文献   
70.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得不说而直接说却又效果不好的情形。这里,就需要我们讲究一下口语表达技巧,正所谓:一样话几样说,看你会说不会说。如果你能运用好下面的几种表达技巧,就会步入“不着一字”,却能“尽得风流”之佳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