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访三山教会     
李程南 《天风》1994,(1):15-15
七月中旬,我有幸来到闽南(福清)大地,在这里我领略了江南俏山秀水的旖旎风光。盛夏的热情使山更青水更秀,树木蓊笼,郁郁葱葱,秀竹娉婷,青翠欲滴;江水浩淼,微风簇浪,映带左右。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不得不使人赞叹神创造的奇妙伟大。我亦目睹了沿海地带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开发区的新型建筑群体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城市乡村,充分显示出人类智慧的丰富,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143.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教互相冲突融合的和合体。佛学精华那些被理学所汲取?理 学如何融合佛学?本文通过对朱熹与陆九渊、湛甘泉与王守仁两次儒佛之辩的考察,以彰显这个 长期困惑宋明理学研究的问题。理学的基本内涵是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居敬、明诚为 存养工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的的道德形上学。探索了理学的分系,以及分 系的根据,对以往分系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4.
丁耘 《哲学动态》2020,(12):37-50+123
本文接续《道体学引论》中的讨论,尝试以道体学判摄中国近现代哲学。由于当前关于"生生之本"问题讨论的分歧,必定会引向佛学传统中的有关论述,也由于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各大家如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多受佛学影响,因此本文在梳理当前有关讨论之后,尝试从佛学有关宗派出发,判摄中国近代哲学与西学,其中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解决"太一(一)"和三"即"的关系。"道"作为"生生"之本,具有"即活动即存有即虚静"的展开方式。近现代中国心性哲学有"三大时刻",即唯识时、华严时、天台时。而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总纲,以及天台宗对"即"的丰富化(三即、六即)、一念化、当下化,都可用于发明道体学的原则。"一是一切"乃"生生"之根本原理。"一"相当于"虚静","是"相当于"活动","一切"相当于"存有"。"一是一切"就相当于《道体学引论》的"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三即会一,就是本原之"即",就是"道体",也是判摄哲学诸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5.
汤士文 《天风》2021,(3):37-38
诗歌约占旧约圣经的三分之一.完全不存在诗歌的旧约书卷只有7卷,《诗篇》整部都是诗歌,《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箴言》,还有《传道书》的大部分以及先知书(除《耶利米书》《但以理书》和《约拿书》以外),甚至是历史书的一些段落(参创49;出15;士5;撒下22及其他)均是诗歌体.既然诗歌占了旧约圣经这么多的篇幅,我们...  相似文献   
146.
盛足风 《天风》1998,(11):26-27
诗篇104篇的第1段,有这样的话:“耶和华神……用云彩为车辇,……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诗104:1—4)诗篇的119篇第91节进一步发挥这一真理说:“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万物都是你的仆役。”  相似文献   
147.
李材的心性论是对阳明良知说的修正,奠定了中晚明重性思想的理论基础。然而论者大多只关注李材的心性之辨,而对其统合心性所作的努力缺少注意。本文在"回归性体"这条线索下,从"心性之辨"和"统合心性"两个方面探讨李材的心性论,力求更为全面地对其心性论和意义予以定位。尽管李材的心性论离开王学,但与朱子学尚有距离,其学说在融合朱王的基础上发展出自身的特点,足以成为晚明哲学天地的一个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8.
性命论刍议     
吴飞 《哲学动态》2020,(12):26-36+122-123
本文是对性命论哲学体系的一个初步引言。西方哲学的基本传统是存在论,而中国哲学的基本传统是性命论。第一哲学问题应该是"性命",即使在存在论传统中,"性命"也是其实质的核心问题,"存在"只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假定。在存在与性命的张力中,西方哲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带来了难以化解的问题。性命论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性命论出自性命的原初体验,而非对存在的好奇与追问,是所有人的共同问题,而非仅对哲学家有意义;第二,性命论并不假定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或"性命体",因而产生出与存在论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我们可以借助海德格尔"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理解"生生"与"性命体"的关系,却可避免其问题;第三,性命论与现代主体哲学一样,由自我出发,却不会将自己困在自我当中,而是以亲亲、仁民、爱物的次序推展,构成不同于存在论的宇宙体系。由性命论出发思考一些根本的哲学问题,或可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49.
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是其经学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包括"真一"论、"数一"论、"体一"论。本文分别论述了这三方面的思想,并对其关系进行了评析。总之,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为明清时期的回族穆斯林恪守伊斯兰教信仰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清代的回族学者构建回族经学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相似文献   
150.
丁耘 《哲学研究》2022,(5):81-93+129
本文按样态、属性、实体重释心性与道体的基本问题,探索道体学气论的不同方案以建立道体学的心性学说;借鉴斯宾诺莎的力量学说将道体解为“气”,但指出其体系给不出心与其他样态的本质区别。通过扬弃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提出回应心性问题的道体学气论第二方案。本文扭转了黑格尔对莱布尼茨的解释及德勒兹对黑格尔的批判。道体学气论扬弃了力量及其表现学说,将性解释为一阴一阳或生生,将道体解释为一阴一阳或生生所表现者,将万物解释为对性的表现,将心解释为对性的开显性表现、对天地万物之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