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叶涛  张家龙 《哲学研究》2012,(2):73-79,129
<正>现代分析哲学家致力于意义的分析,力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使哲学科学化。以罗素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前期分析哲学家拒斥一切形而上学,所有导致本质主义的学说均被他们宣布为虚妄。但到  相似文献   
12.
注重语境或周边环境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共同的特点。这一特点提示出哲学探索与对象化研究〔例如语用学等科学研究〕的区别。与奥斯汀相比,维特根斯坦更明确地意识并坚持这一区别。"周边环境"有多重含义,本文特别考察了"语义条件"和"感知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中的《形势解》是对《形势》篇的解说。本文用语义场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形势解》中的词语,提出了以下观点:古人意识到了语言的系统性,系统性是元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三十年逻辑悖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芳 《哲学动态》2012,(6):105-111
当代逻辑悖论研究有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的建构及其具体解悖方案研究;二是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三是关于悖论的发现、解决及其功能的一般方法论研究。文革前,中国学界的逻辑悖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莫绍揆、沈有鼎等学者在第一层面的研究上。中国学界关于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注意瞬脱实验范式探讨了语义信息在数量表征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双任务方式中,字母辨认任务对大数(5及以上)的辨认产生干扰,但不影响小数(4及以下)的辨认绩效;(2)数量表征在视野上出现差异性,表现为在小数辨认时,左侧视野呈现绩效高于右侧;大数辨认正好相反,即右侧视野呈现高于左侧。结果表明,语义信息在表征小数和大数中的作用不同:小数的表征无需语言参与;而大数则更多地涉及语义信息,可能需语音回路中无声复述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语法的三个平面的内容指语法的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句法是句子的基本结构,语义通过句法来表现,而语用要在句法和语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语法分析必须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充分地观察、描述和解释语言事实。本文试从三个平面理论的产生形成及主要内容等方面,对三个平面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刘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24-124
“他+V+N+来了。”作为一个陈述句,随着“V+N”的不同,歧义度不同,表达的语义不同。该文立足于语义指向、句法结构和心理认知三个角度,对“他+V+N+来了。”的歧义类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词语后情绪环境对其中的事件记忆产生影响,但是事件后情绪环境如何影响记忆加工仍不清楚。不同的情绪环境理论—“唤醒偏向竞争理论”,“拓宽-建构理论”,“记忆中心的积极情绪促进理论”支持情绪促进的不同本质。已有的研究表明,注意在情绪记忆中有重要作用。实验一、实验二分别探讨词语后情绪环境对其语义加工与内源源加工和外源源加工的影响。与中性环境相比,积极与消极情绪环境阻碍了外源源特征的加工; 与中性环境和积极情绪环境相比,消极情绪环境阻碍了内源源特征的加工。实验结果支持“唤醒偏向竞争理论”,同时表明“评估”和“注意放置”在情绪环境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地区的6433名中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对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坚韧人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基本呈正态分布;(2)男性坚韧人格的总均分、坚持性、控制性及挑战性显著高于女性;(3)青年组坚韧人格的坚持性、控制性、担当性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但其挑战性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4)城镇人口坚韧人格的控制性显著高于农村人口;(5)教育程度高者的坚韧人格控制性、担当性及挑战性显著高于教育程度低者。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疏离感、公民责任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生人际信任量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公民责任意识问卷》为测试工具,在天津市中学随机抽取316名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高中学生人际信任、疏离感和公民责任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对这三个变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疏离感分别部分中介了人际信任的三个维度人品信任、能力信任、行为一致性与公民责任意识之间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三个维度既可以直接地影响公共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疏离感来间接地影响高中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