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认识一位老者。老人很健谈,可他的话语,总让我觉得有些怪怪的。每句话中都有一句我们那时候……他的青春年华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度过的。对于那个时代的迷恋和追忆,已经让他将所有的情感好恶替代了对是非的理性判断。只有在谈到当红卫兵、上山下乡、文革中的派系文攻武斗,才让他双目炯炯、眉飞色舞。即便是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巴哈伊教发展话语构建的探讨,认为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整个话语构建体现了巴哈伊教的核心教义——人类一体;第二,构建的主旨和核心是以精神原则指导发展实践。第三,构建的方法是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以一种亲和、谦卑的态度,与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共同探讨。文章认为,巴哈伊团体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经验,可以在如何推动体现核心思想的话语建构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为今日中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3.
拉康的《讲座XVII》是一部往往被忽视的拉康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拉康开创性地提出了四种话语理论,而这四种话语不能简单看成是精神分析理论内部一次理论运动。最为关键的是,今天的某些左翼理论家如齐泽克,已经充分看到了这四种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根源。在今天,这四种话语,尤其是普遍性话语,已经成为了左翼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利器。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找到未来社会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
刘建明 《学海》2011,(6):101-105
在当下中国现代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效地化解因各种日益凸显的深层次社会利益矛盾等相互牴的因素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须破解的一个时代命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表明,一套成熟的、制度化的协商机制是有效化解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关节点。应从建构合理有效的利益协商机制,培育公民精神;积极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壮大,拓展公民协商的场域;建构有效的话语机制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5.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学海》2006,2(4):104-112
本文采用“思想史”的方式来追溯“话语”作为概念的内涵,分别考察了福科、巴赫金、哈贝马斯、海登·怀特、费尔克拉夫等人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话语研究”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与“本体论”和“认识论”学术范式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6.
《学海》2018,(1):74-83
20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的社会转型运动,因而,也是话语重建的一次重大机遇。话语与语言、符号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话语重建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话语与语言区别开来,同时,又需要通过语言去重建话语。思想和观念是话语的基本内容,工业社会的话语中包含着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双重内容,它们之间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而在其深层,则共有着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性思维。思维方式是话语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社会转型运动中重建话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在对分析性思维的反思中认识到它在工业社会的适应性,同时,也要揭示分析性思维的根本性缺陷,以求证明终结分析性思维之要求的合理性。在思维方式的问题上,话语重建意味着用相似性思维替代分析性思维。相似性思维是适应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共同行动要求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7.
《学海》2018,(1):100-106
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自主性有关,其话语体系表现了一种多种学科综合、多种理论兼收并蓄的特点。美国公共管理话语本土化的建构在于它不断适应公众的直接需要,在于它领先的问题意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常态化的学术批评与争论。我国公共管理话语本土化的建构具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文化基础,这一建构需要对话语体系本土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需要有一个包括正确处理学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鼓励批评争论、自由探讨等在内的良好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88.
构建中国哲学的现代话语体系是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哲学应对自近代以来的哲学失语症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国内激烈的反传统风潮,现代新儒家产生了为中国哲学争夺话语权的强烈自觉,他们通过向西方世界发表集体《宣言》、以英文著述等形式向西方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现代新儒家在中西会通中提炼和创新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打造了两层存有论、道德自我、内在超越、内圣开新外王、儒学三期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表述,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新儒家积极借鉴西方话语激活传统哲学话语,以反向格义的方式推进了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其得失为当前中国哲学话语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9.
正根据汪维藩老师的理解,中国神学的建设需要通过这样几个途径达成。首先是继承基督教新教以圣经为本的传统。中国教会是一个高举圣经的教会,信徒尊重圣经权威,热爱神的话语,这就决定了中国教会的神学探索所应侧重的,是基于圣经的神学而非基于哲学的神学。其次是重视信徒在新时期的信仰实践与灵性实践,并加以提炼,以形成源于实践的神学而非书斋神学。再次,  相似文献   
90.
政治秩序与政治忠诚关系密切。构建良好的政治秩序,需要以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政治忠诚话语体系为前提。政治忠诚话语分为“抽象”与“具体”两种类型。首先,政治忠诚话语中“抽象”与“具体”两种类型的忠诚对象应该具备充分的有效性。其次,它们能够得到相对均衡地发展,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内在联系与支持关系。其中,抽象层面的政治忠诚话语,需要有足够的超越性与先进性,并且能够对现实力量产生有效的制约;而具体层面的政治忠诚话语,在服从抽象政治忠诚话语的前提下,发挥对具体个人或组织的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政治忠诚话语体系的科学建构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