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曹天航  黄明理 《学海》2014,(3):167-174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话语逻辑及其实践旨趣在于:一是其现实前提与可能基础是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二是其实践旨趣或主题在于文化自觉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等核心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化路径的探寻;三是其逻辑路径与方法论则是基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相结合的社会总体性批判。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超越性在于科学的真理性与哲学的价值性、内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与哲学思维的形上价值相统一的二重属性。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重点转向了文化价值批判,由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承继与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题及其实践方式,从而为当前中国文化实践提供了启示:需要建构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审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提供了文化路径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2.
朱刚 《现代哲学》2005,(1):96-102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里达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作的关于“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想象话语,首先都是一种“本源的重复结构”。这种本源的重复比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的区分更古老,它是一切话语乃至一切符号的“共根”。本文详细梳理了德里达的解构过程和解构策略,并指出这种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所确立的本原与替补的差异体系,由此揭示了这种解构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滕守尧 《学海》2001,(1):42-45
20世纪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威胁着人类的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反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一代人针对工业化倾向展示了全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种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更为突显.新一代人千方百计地要恢复和发展自己已被工业化组织剥夺和损害了的"感受力".他们认为,当自己的精力健康地、建设性地发挥出来时,产生的不是"暴力"而正是作为审美文化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14.
赵英秋 《天风》2005,(3):50-50
主耶稣基督临走时给众信徒洗脚为我们留下美好的 榜样,不就是让我们共同勉励帮助彼此相爱吗--  相似文献   
115.
魏士玲 《天风》2002,(3):21-21
主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6)唯有神的话语,才能给我们饱足,才能增长我们的灵命。圣经既是生命的粮,一天不吃就饥渴,所以我们应该天天研读圣经,每天应像小鹿渴慕溪水一样去研读圣经。在我们的教会里就有几位老姊妹认字不多,信主以后,心灵里有极大的饥渴,极大地爱慕神的话语。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昼夜学习圣经,现在她们能流利地读经、唱诗、祷告,灵命有了很大的增长。读了圣经中神的话语,他们明白了神的含义、神的圣洁、神的智慧、神的大能,神对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116.
李现珍 《天风》2002,(6):36-37
基督徒的处事不惊,基督徒的临危不惧,正是因为他们笃信神的同在,心中有平安。平安,是一个基督徒宝贵的灵性财富,是神赐下的莫大应许。每一位爱神的儿女,无论是在险境中,危难时,或在经历人生某道关卡时,神的应许总不落空,他的膀臂总托住你,使你有勇有谋,有依靠,有平安。让我们坦然无惧面对人生,握紧主的话语“不要怕,只要信”(路8:50)。  相似文献   
117.
董尚文 《哲学动态》2008,1(2):56-63
我在此所要讨论的话语理论是托马斯神学语境中关于vertmm的思想.verbum原本是"动词"之意,它之所以被称为"话语",乃是因为它在<圣经>中的使用与希腊文的logos有关.  相似文献   
118.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Neo-Confucianism1 in the Song period w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y social and cultural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o-Confucian discourse, the Cheng brothers (Cheng Hao and Cheng Yi) played key roles with their charismatic thoughts and impelling personalities, while Zhu Xi pushed Neo-Confucian thought and discourse to a pinnacle with his broad knowledge and precise reasoning. In the warm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and thoughts, the Neo-Confucian discourse proceeded towards completion and perfection, and evolved as contemporary topics and thinking modes changed. The essay argues that “ding xing 定性 (stilling the nature)” was an important Neo-Confucian topic during the Song period. The doctrine of “stilling the nature” involves much central Neo-Confucian discourse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xing 性 (human nature),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aspects of human nature, nature and qing 情 (feelings, sentiments), nature and xin 心 (mind, heart), nature and ren 仁 (benevolence, humanity, humaneness) and yi 义 (righteousness), nature and shi 事 (affair) or wu 物 (thing, object), the practice of pre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etc. Therefore,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its early history.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Liu Huawei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8, (1): 47–55  相似文献   
119.
女性主义艺术是当今西方艺术中一种新的艺术思潮,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艺术要求作者必须有明确的女性主义主张,而作品也应体现出相关的观点与主题.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女性的视角,采用女性独特的表达方式-女性话语,展现女性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0.
患者门诊话语中确认性问句的信息索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认性问句是门诊患者使用最多的向医生索取核心医学信息的间接方法。经考察这种兼有信息索取功能的确认性问句的功能、语言形式、内容、医生的答句各方面的特征,得出结论:这种确认性问句是病人综合考虑其目的和利益及其在医患角色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医生心理、语用原则、当前医惠关系现状各因素后所选择的语言策略,医生应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