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8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姚洋 《孔子研究》2023,(2):5-11+156
历史上对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主流解释是孔子具有均贫富思想,而当代论者倾向于认为孔子所指的“不均”是制度层面的“不均”,而不是财富方面的“不均”。本文从《论语》文本出发,发现孔子的宏观社会理想是“均无贫”——较为均等的财富分配是消除贫困的途径。这与当前的共同富裕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微观层面,孔子坚持财富分配的比例原则,因而与他的宏观理想产生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想出发,投资民众以使每个人具备大体相当的收入能力,然后让民众遵照比例原则在市场中获得收入。如此实现的共同富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2.
陈永涛 《天风》2021,(6):22-22
耶稣基督作为成为肉身的上帝之道,不仅指向宇宙的理则,彰显了统管宇宙万有的原则,而且也启示了人类生存的理想型范,指向人正确的生活方式,显明人应该怎样为人的实践。他显示出软弱中的刚强,无望中的盼望。作为宇宙的原则,道具有这样的特征:通过软弱表现力量,经由屈辱获得荣耀,不使用暴力而能使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3.
曾允 《道德与文明》2021,(5):96-104
由于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淡化了对同情的刻画并强调仁爱在道德中的作用,因此他在后期是否以仁爱取代了《人性论》中的同情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并由此退回传统的道德感理论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激烈争论.但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休谟始终将同情,尤其是广泛的同情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仁爱并未取代同情的这种基础作用.相反,无论是在《人性论》还是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仁爱都对同情具有依赖性.此外,休谟之所以在《道德原则研究》中对同情和仁爱做了部分调整,恰恰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同情对道德判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宗教自身建设,提升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宗教健康传承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宗教界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185.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6.
毛兴贵  谭杰 《现代哲学》2005,64(4):28-34
政治义务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哈特首先用“相互限制原则”来解释政治义务,这一原则为罗尔斯所继承并加以修正。鉴于该原则存在的诸多问题,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削减了它在政治义务的道德证明中的作用,而诉诸正义的自然责任原则。这个原则仍然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许多罗尔斯的追随者对这些批评作了回应。罗尔斯从公平游戏原则到自然责任原则的转变反映了他对契约论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7.
知情同意:困难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伟 《哲学动态》2008,(2):40-44
自<纽伦堡法典>提出"人类受试者的自愿同意是绝对必要的"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知情同意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和标准.它被视为保护病人和受试者的有效武器.然而,伴随着知情同意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和普及,对于其难以操作和执行的抱怨也日趋频繁;同时,在理论上,生命伦理学界开始对知情同意所具有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普适性也提出了质疑,有人甚至大胆提出不需要知情同意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8.
●1998年6月1日至5日,以觉光会长为团长的香港佛教联合会访问团,应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访问北京。在京期间,觉光法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谈到这次组团北京之行的目的,觉光会长说:以前回来好多次,这次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次组团来京,其...  相似文献   
189.
通过介绍与借鉴荷兰、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安乐死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难的现状,对我国安乐死立法进程进行思考,同时建设性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原则: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死亡方式选择权有限制的自主决定原则,知情自愿原则,严格程序原则等。  相似文献   
190.
通过介绍与借鉴荷兰、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安乐死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难的现状,对我国安乐死立法进程进行思考,同时建设性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原则: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死亡方式选择权有限制的自主决定原则,知情自愿原则,严格程序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