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5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902篇 |
专业分类
21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探讨恐惧管理理论对道德五种基本准则以及道德判断的影响。85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全部被试首先完成道德五基准问卷。实验组被试接受死亡凸显提示后观看短片并完成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控制组接受一般负性事件提示。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直觉而非理性判断,并且死亡凸显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受到厌恶情绪的中介作用。同时,当故事情节发生转换时,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与原有道德直觉规范相一致的道德判断。本研究从恐惧管理理论出发,为道德判断的情理之争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2.
视觉词汇加工的动态神经网络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大脑加工的神经网络机制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取向.本研究以视觉词汇加工脑区(VWFA)的神经功能作为切入点,探讨视觉词汇加工神经网络的动态机制及其形成.研究一考察VWFA在刺激驱动和任务调节下的动态激活,及其与语音、语义脑区所组成神经网络的动态机制.研究二通过跨文化对比以及儿童阅读发展研究,阐明语言经验对视觉词汇加工网络的塑造作用.研究三对比功能网络、静息网络以及白质纤维束联结,探讨视觉词汇加工网络的动态联结及其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建构视觉词汇加工的神经生理模型,为基于脑科学的阅读教学和阅读障碍矫治奠定理论基础,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在以往涉及不作为惯性的研究中,个体通常只是错失了1个先前选项.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之前错失了多个选项后,不作为惯性是否仍会出现,并深入探讨估价和后悔因素在不作为惯性产生或消失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先前错失选项的数量对不作为惯性具有调节作用:当先前只错失了1个选项时,出现了不作为惯性,当先前已错失了两个选项时,不作为惯性消失了.中介分析发现,这一调节作用可被预期后悔所中介.结果表明,预期后悔是导致个体在错失多个选项后不作为惯性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5.
视觉环境中不变的空间布局信息能够引导观察者将注意快速指向特定的位置并促进对该位置上目标物体的识别,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情境提示效应.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经典研究和实验范式,空间情境学习的性质、内容与过程,以及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神经基础进行分析梳理.文章在最后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5个争议性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操纵研究材料和任务难度等关键变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客体回溯范式,以客体预览利化效应(object specific previewing benefit, OSPB)作为指标,考察表面特征线索对客体保持的作用。实验1使用双向隧道创建时空线索不明确的条件,研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的作用。实验2使用单向隧道使时空线索明确,研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与时空线索一致、冲突情境下的客体保持。实验1和实验2均出现了OSPB效应,且实验2冲突情境的OSPB效应低于一致情境。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线索不明确的条件下,仅凭表面颜色特征线索就能实现客体保持;在时空线索明确的条件下,时空线索是客体保持的主要线索,同时表面颜色特征线索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时序信息的加工:自动还是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长时记忆的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为实验材料,对时序信息的加工方式和通道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序信息的加工存在视听通道效应,通道效应的机制源于记忆,且与加工方式有关。时序信息三个属性的加工方式不同:顺序属性倾向于自动加工;位置属性,就视觉信息来说倾问于自动加工,听觉在有顺序标码情况下倾向于自动加工、而在无顺序标码情况下则是一控制加工过程;间隔特性是一个控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8.
实验用实字、虚字、与被试自身相关字三类汉字作刺激材料,将直接测量(再认任务)和间接测量(喜好判断任务)进行匹配,考察了被试对不同类别汉字在两种测量方式中的反应。结果发现:实字和虚字间在各种不同的实验处理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中性汉字和自我关联汉字都在直接测量的两种注意水平间产生了显著差异,而在间接测量时未产生显著差异;“拥有效应”的作用不是单向的,当自我关联汉字处于注意焦点以外的位置时,直接测量出现了反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110.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