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481篇
  14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锋  刘金平索涛 《心理科学》2014,37(6):1341-1345
研究采用包含两种判断框架(判断刺激出现的先后次序)的时序判断任务探讨了决策偏向对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序知觉中存在着位置启动效应,而且在两个靶刺激出现时间间隔不同时,被试在“哪个靶刺激先出现”和“哪个靶刺激后出现”两种判断框架下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两个靶刺激同时出现时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判断框架效应。因此,本研究推测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包括知觉增强加工过程,而且也与认知决策有关,这为反应偏向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62.
赵黎明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3,45(6):599-613
语法编码的计划单元作为口语句子产生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近年来备受心理语言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利用词图干扰范式下的语义效应,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探讨了汉语口语句子产生中的语法编码计划单元。实验中要求被试用介词短语做主语的句子或者并列名词短语做主语的句子来命名两个竖直排列的图片,并视觉呈现干扰词。结果表明,对于两个句式而言,在第二个名词上都没有潜伏期的语义干扰效应,只有错误率上的语义干扰效应,而且这个结果并没有随着SOA(目标图片和干扰词开始呈现的时间间隔)的改变(0、150或300ms)而改变。当干扰词与图片同时呈现时(SOA=0)在并列名词短语做主语的句子中,第二个名词上出现了潜伏期的语义促进效应。这些结果说明,语法编码的说法较为宽泛,应具体描述为:词汇选择是严格递进的,而概念激活的计划单元可能是功能短语。  相似文献   
63.
工作记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其言语子系统与视觉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问题。实验1、2采用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满负荷言语负载条件下的视觉记忆的成绩显著低于无言语负载条件。这表明,言语工作记忆影响了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64.
1956年7月11日下午,在回民学院口字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全体师生为两位埃及教师离任回国举行隆重的欢送会。  相似文献   
65.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心理科学》2007,30(6):1345-1350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汉语词汇歧义消解中句子语境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活动。目标词与句子语境存在一致、不一致、无关控制等3种关系。结果显示:(1)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N400的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无关控制条件;(2)SOA为200毫秒时产生的N400平均波幅的幅度显著高于SOA为1000毫秒的条件;(3)N400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均表现出左半球显著高于右半球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词汇歧义消解的模块化观点,体现了大脑两半球语言功能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6.
邱江  张庆林  李小平 《心理科学》2007,30(6):1356-1358,1350
选取条件概率(P(Q|P))由低到高的四个命题作为四卡问题中的检验规则,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对四张卡片的逻辑证明作用的推断能力及其对解决四卡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条件概率的命题之间正确选择P-Q的人数百分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命题的条件概率因素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没有影响。(2)逻辑分析过程对四卡问题的正确解决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不能从整体上思考四张卡片在命题检验中的逻辑作用的缘故。(3)一些被试即使在逻辑分析过程中表现出知道-Q卡片的证伪作用,仍然倾向于选择卡片Q而非-Q,这一现象再次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非形式逻辑的一面。  相似文献   
67.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主体因素差异对学习判断值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选取708名高一学生作为被试,男女各半。实验一考察主体对材料性质的觉知感差异对学习判断值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实验二考察主体对材料项目数的确定感差异对学习判断值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主体对材料性质的觉知感,可以提高学习判断值,但并没有提高学习判断的孤立效应;而提高主体对材料项目数的确定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判断值,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判断的孤立效应。  相似文献   
68.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的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的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低;特定转换条件下,短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慢,长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快,初2学生的定势转换正确性比高2学生低;(2)一般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在任务转换中作用不大,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起作用;特定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和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的作用都不大。  相似文献   
69.
雷怡  李红 《心理科学》2007,30(3):741-745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对Lillard的Moe假装任务进行了重复与改进,旨在探讨儿童对假装行为中知识状态作用的理解,进而讨论儿童对假装的心理本质的理解。实验一表明,“是否”问题使得5岁儿童在该任务上表现出肯定回答倾向;实验二表明.当改变提问方式,在问题中提供选择项目后,5岁儿童在该任务上的通过率有显著提高.肯定回答倾向明显减弱;实验三表明,当减少指导语中相互矛盾的信息、明确指出主人公知道某物而不知道另一物以及减弱对未知状态和知道状态的强调的情况下.5岁儿童能根据主人公所知道的事物来推断出其行为是在假装成该事物,能理解到知识状态在假装行为中的作用。这一结果表明5岁儿童能够理解到假装中所隐含的心理表征,Lillard所提出的Moe任务范式低估了儿童对假装的心理本质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0.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个体对随后的记忆成绩的预测。当个体在多次学习-测验任务中学习词对时,学习判断出现了练习伴随低估效应。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如线索应用模型,提取流畅性假说和基点-校正假说。但是,Koriat等人通过分析发现练习伴随低估效应可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效应共同影响作用的表现,并由此提出了记忆去偏差假说。文章指出了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