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思维科学通讯》2006,(3):43-45
某一个单独意象呈现于人们的想象时空,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显现的同时有所发展变化。一方面是意象的情理意蕴中的“情”与“理”保持相对的平衡,则意象保持它原本正常的形态。它的发展变化只是随着情感的和理解的加深,越来越成为灵肉皆丰、形神并茂的形象。另一方面是情理意蕴中的“情”与“理”打破相对的平衡,这时它的发展变化(意象运动)有两个矢性端:其中的一端,由于情感在意蕴中居于强势地位,则意象的形象趋于夸张性的畸形;其另一端由于理义在意蕴中居于强势地位,则意象发展变化的矢性端指向简约、抽象、乃至纯形式化。而这两个矢性端所指,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变形。因为它是意象显现的发展变化形式,我们视发展变化为运动,故称其为意象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652.
更正启事     
《现代哲学》2011,(1):128
我刊2010年第6期的目录中,《具身的形式灵魂:亚里士多德与梅洛-庞蒂》一文的第二作者"高申春",因我刊疏忽而误为"高春申",特此更正,并向高申春作者、各位读者及相关人士致以诚挚的歉意!  相似文献   
65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