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9篇
  17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程蔚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20-120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培养学生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能力,有效地控制注意的转移,从而造就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力是人的意识主动地、有目的地集中于某种现象的意识现象,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2.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又能抑制消极广义互惠的因素。采用两阶段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发现,共情是一个能够起到扩大积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并削弱消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双重作用的特殊变量,其机制在于自我-他人重叠,支持了自我扩张模型。这一研究为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障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3.
乔戈 《现代哲学》2023,(1):28-36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包含了对黑格尔理性宗教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祛魅”观念的双重反思。针对黑格尔的理性宗教方案,马克思认为其架通无限与有限的“中介”无法克服两个世界的割裂,反而导致了“泛神论”在世俗领域的“复魅”。此后,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属于当代学者泰勒所刻画的“化减论证”与宗教祛魅的世俗化延伸。然而,马克思主张宗教祛魅与世俗祛魅并非相互重叠的同一过程,并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引申,对资本主义及其拜物教批判尚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宗教批判意义上的“复魅”批判。“复魅”批判实质上作为“祛魅主义”的逻辑延伸,并不足以理解资产阶级社会“物象化”关系所映现的社会关系本质。最终,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蕴含了对启蒙理性及其批判限度在不同层次的反思:既反思了宗教祛魅与世俗祛魅分别在启蒙逻辑中的运用,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澄清了18世纪启蒙方法论在批判现代“复魅形式”时的缺失。  相似文献   
84.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导向了人的抽象化、片面化发展,以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蕴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为这一理论构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就物质基础而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蕴着剥削与对生产力发展的破坏,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社会的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解放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性。就人与资本的关系而言,资本主义创造了资本凌驾于人之上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逻辑对人的异化和宰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展现了重新颠倒人与资本关系的现实性。就交往形式而言,资本主义使国家成为虚幻的共同体,并造成了不平等的世界秩序,社会主义在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探寻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普遍交往之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新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交往形式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5.
王博 《哲学研究》2023,(2):49-62+128-129
重建秩序的思考开启了中国的哲学时代,秩序问题从此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儒家而言,天赐的秩序一变而为生于人的秩序,围绕着人和秩序的关系,人体、人情、人性、人心、人伦和人道占据了思想世界的中心。合乎人的秩序凸显了“人是什么”问题的关键意义,并奠定了秩序哲学的基础。同时,合秩序的人的思考也从形体、情感深入到人心、人性的层面,与合乎人的秩序一起确立起秩序的合理性。儒家形上学以寻求秩序根据为枢纽,发展出内在的心性和超越的天道两个贯通的维度,统一在“道”的观念之中,可以称之为秩序形上学。  相似文献   
86.
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尚希成 《中国宗教》2023,(10):68-69
<正>“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传统美德。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道教思想家都阐发和践行崇俭戒奢之道,不断丰富崇俭戒奢思想的深刻内涵。道教的崇俭戒奢,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而且是求道者进行身心修养的修行之法,更是济世度人之策。  相似文献   
88.
人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个性的发展、人的活动和主体功能的发展、人的需要与价值的发展和作为总括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发展的上述要素内在关联,而每一要素的发展都必须诉诸文化。文化作为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认知功能、支撑功能、规范功能、评价和导引功能、教化功能。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人类社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两方面。为了发挥文化的作用,必须从并存性和继起性的关系及其联结中理解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而在并存性关系和继起性关系的联结中,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促进人的科学发展;二是有助于调整人们的交往方式;三是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9.
熬炼     
汪振仁 《天风》1995,(5):2-3
读经:诗66:10—15 感谢神的恩典,当前各地教会正在日渐兴旺、发展,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青年人加入教会,立志献身传道的青年同工也日益增多,教会的如此光景令人欢欣鼓舞。对一些献身教会的年轻同工们。  相似文献   
90.
许为 《应用心理学》2022,(4):291-313
本文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概述大型商用飞机自动化驾驶舱人因问题和基于“以人为中心自动化”理念的人因工程研究基础上,综述基于“以人为中心人工智能”理念的智能化飞机驾驶舱人因工程初步研究,并且展望未来的人因工程研究。根据作者提出的智能人机交互人因工程模型以及协同认知生态系统框架,提出针对大型商用飞机单人飞行操作的人因工程初步解决方案,并且展望今后的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