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朱承 《现代哲学》2013,(1):101-106
“愉悦”作为一种在世情绪,对于成就自我、成全他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语》首章展现了“愉悦”在人生各种场域中的可能性.从《论语》首章可以看出,保持“说”、“乐”或是“不愠”的情绪,对于人们在探索世界、发掘心灵、应对朋友或者遭遇误解时始终凸显仁者气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92.
富贵之心     
从小我就比较好胜,但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第一。 父亲发现我总是郁郁寡欢,追问原因。我信任父亲,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快乐告诉了他。父亲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你确实努力了。但是得不得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名也很好呀!”“什么呀?得第三,多丢人!”我还是哭丧着脸,心里很不理解父亲的话。  相似文献   
393.
疾病对人体的系统作用即包括疾病自身对躯体所造成的不适,也包括各种疾病在人们日常生活或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人们心理行为的变化,即病痛反应.疾病对人体的系统影响即包括客观部分,也包括主观部分;疾病是客观的,病痛反应是主观的;医者以客观认知为诊治的基础,患者或他人以主观认识为就医的动力.就疾病而言,客观认识永远不能代替主观认识,主观认识也永远达不到客观认识的高度.人们应当探索出一个更符合控制疾病对人体系统影响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394.
本期“大德掠影”,我向主编推荐了这篇张商英的故事。在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宋明以后,儒家思想基本上是占主导、统治地位的,佛教等只能算是次要的、非主流的,而且对一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儒学乃“敲门砖”,在谋求功名利禄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佛教就很难说具备这种功用了。要从儒家立场转而对佛教进行比较客观的接触、了解,就很不容易了。这中间最要紧的一点,恐怕就是能取比较客观、公平的理智态度,不带先入之见,以追求真理为重,来对待自己未知的新领哉。张商英就经历了一个从盲目排佛到认真了解的转变,当然,这里无意怂恿今人也象他那样最终去信佛——社会历史条件早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天首要的恐怕不是你是不是排佛或信佛了,而是你相信自己真的了解佛教了吗?借用张商英的话说,今天我们学习圣贤,但尚未读百十卷书,却急忙去排佛,这合适吗?愿与朋友们同参!  相似文献   
395.
任传宇 《天风》1996,(11):3-4
读经:路加福音23∶44—46,希伯来书10∶19—20 又新又活的路是从十字架里面产生的。我们记得主在十字架上大声喊叫断气的时候,殿中的幔子忽然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当时的犹太人不懂得,祭司、法利赛人更不懂得,因为幔子从来没有断过,从来没有裂开过,怎么今天忽然裂开了?以他们宗教的观念认识还不能懂得。但以神的心意看:这一个幔子必须得裂开。  相似文献   
396.
本文以科学文献为依据,回顾总结了人们对抗体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哲学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7.
浅论吴又可对急性传染病的认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观察法认识来源于实践,科研始自于观察。特别是古代科学家,认识自然规律,总是从观察着手的。吴又可生在明代末年,在《温疫论》成书的1642年前后,他的家乡江苏吴县连年疫病流行。全国也正流行大规模传染病,山东、浙江、河北与江苏尤为严重,而当时的医家却多以治伤寒病的方法治疗温疫,导致枉死者不可胜纪。他观察到不同的病源体具有不同的特异性,从而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而感染同一种传染病的患者,则具有相同的疾病表现:“是气也,其来无时,其着无方;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众人有触之者,或时众人发颐,或时众…  相似文献   
398.
米靖 《中国道教》2002,(5):10-12
鹖冠子其人,《汉书·艺文志》注云:“楚人,居深山,以鹗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隋书·经籍志》日:“楚之隐人。”可见,鹖冠子应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隐士。  相似文献   
399.
比较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事物最普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常言讲广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我们为什么能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一眼就可以认出自己的父母或知心朋友?就是因为我们学会了比较的方法,就是因为我们从比较中掌握了自己的父母或知心朋友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特征。如果没有比较,我们将永远生活在一个混沌而模糊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400.
吴畏 《哲学动态》2023,(3):117-126+129
作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基本内核的算法显现出独特的内在演进逻辑。对这种逻辑的分析和阐明不仅有助于澄清算法的认识论本质,而且有必要和可能建构某种算法认识论来深入思考它的发展和变革。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对算法所作的一些定义、解释和反思已经提出了关于算法的三个重要认识论问题。第一,算法无论是作为结构化编程还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为何都存在着认识不透明性。第二,AlphaFold的出现是否表明算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科学发现新逻辑。第三,算法的形式化推理能否超越像常识这样的非形式逻辑而变得更加“智能”。从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中可以得出算法认识论的三个基本论题:局部认识透明性、算法发现逻辑和常识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