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恩惠 《天风》2012,(3):65
1969年,有太空人乘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成为人类踏足月球之首创。其中一个是阿姆斯壮、一个是艾德林。他们都是信奉上帝的虔诚基督徒。第一个踩上月球的阿姆斯壮说:"我个人这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此句现已成为名言!另外一个艾德林是美国得州魏伯斯特城长老会的一个长老。他因筹备飞去月球,知道自己无法按时参加教会  相似文献   
32.
陈逸鲁 《天风》2012,(6):65
常有人问:基督教信仰符合科学吗?这问题很有趣,但问者大多并不真正懂得科学。"科学"这词常被人挂在嘴边,其词义已被人弄得模糊不清。科学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是"知识"或"认知"的意思,即对已知的、过去的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见,它是有限的,而非全能。世界之大并不可以用"科学"一词来概括,超越科学范畴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多得是。人类虽然需要科学知识,但科学并不能满足人类整体的需要。没有科学,人类仍可生活,但是,假若一旦人类只有科学而没有别的,人类就不可能生存。所以,人不可迷信科学。  相似文献   
33.
正"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是在我国长期流传的一句俗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人类思维方面固有的局限性和习惯性,使得我们对许多事情和问题,常常停留在表面化和一般化的理解上,而忽视了它们更深层的含义、更重大的价值。我们看问题通常受两方面因素的干扰和误导:一是流于直线化和平面化,人云亦云,浅尝辄止;二是受名人及媒体的影响,随大众、跟潮流,常常把自己的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禁锢在这些圈子里。其实,世间的许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决定了许多问题只有在不断观  相似文献   
34.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定了调,别人就会不得不跟着走。每次和他的交流,就像打太极,推来推去就没下文了。有时他让人谈谈体会感受,对  相似文献   
35.
子学和经学     
从诠释学观点考察汉代新经学的建立和性格特征,可以证知,董仲舒《着秋繁露》新儒学哲学、人学体系的建立,是汉代新经学得以成立并成为汉代政治、伦理、道德、学术之全面指导思想的关键。董仲舒所以成功,除了政治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实有赖于其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喊出了"人为贵"的响亮口号,并成功地完成了对先秦诸家学说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36.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在中学实施导师制是必要的、可行的。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以"行政"名义制定了《学校导师实施方案》,从制定目标、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建章立制等方面全面推进和规范导师制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实效。但在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中还有一些困惑、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2005年6月9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第18期马克思论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研究员做了“执政新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脉络素描”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38.
世间万物本无界限,是人类抱着认识世界的目的,给各种物体命名、定义各种概念,于是才有了界限,使生活成为划分界限的过程。生活经验因此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是世界。自我的觉识被分割为许多对立的范畴:主体-客观、生命-死亡、  相似文献   
39.
《中国哲学史》1994,(4):15-18
辛敬良,男,1928年1月生,原籍浙江黄岩。现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代表论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历史唯物主义教程》、《预成论与历史唯物论》、《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等。  相似文献   
40.
和音 《天风》2012,(4):65
这里我想专门用元素周期表做一个例子。我不知道你们对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感想,但它对我的影响极大,以致改变了我当时的人生方向。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对什么功课都十分喜欢,但讨厌化学,觉得它是死记硬背的,十分枯燥;有一天,来了一位有知名度的中学化学老师,他给我们讲元素周期表,使我认识到:世界上所有不同的东西都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全部原子就总结在这张表上。H有一个电子、He有两个电子,Li、Be、B、C、N、O、F、Ne,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