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在社会性发展上存在缺焰的儿童其情绪、行为和学业上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童年期的社会技能有着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后效。社会技能好的儿童自我感受好、在校表现好,且更可能成为适应良好的成人,而社会技能存在缺陷的儿童受到的积极强化很少,常出现学业困难或行为问题,且更可能陷于成年期适应不良。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寻求对社会技能缺陷儿童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22.
沈政 《心理科学》1992,(1):36-39
一、富有前景的多学科课题人的面孔及其照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意义已受到许多学科的重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知心理学对面孔认知的研究,创造了许多研究方法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出面孔认知的许多心理学规律。如左构脸与右构脸的研究发现左侧脸负载着许多的知觉信息;正位脸与倒位脸的研究发现了面孔认知的翻脸效应;用面  相似文献   
23.
错误是人类决策和行为过程中在所难免的。然而, 错误常常带来不利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高危作业时的失误)。如何有效监控错误并优化行为对于个体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错误的发生受到内部心理状态影响, 个体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判断, 不确定状态增强还是削弱错误监控, 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却存在矛盾结果。在前期积累和理论分析基础上, 本项目拟从人格差异角度探索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不确定容忍度的差异意味着个体对于模糊情境的耐受性和错误的敏感性不同, 因而可能调节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过程。研究1采用行为实验, 揭示多种不确定情境中(如奖赏/惩罚)错误监控和错误后调整的认知特点, 考察不确定容忍度的调节作用; 研究2通过考察电生理表征、时间加工进程和神经振荡机制等进一步解释这些现象。本项目对于探明不确定状态中的错误加工规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对于促进个体的环境适应、目标达成等具有较好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孙卉  徐洁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467-479
职场通讯压力是指员工想要快速回复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工作消息而体验到的紧迫性, 现有研究对其成因及影响路径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并结合努力-恢复模型, 讨论作为工作要求的ICT使用以及作为个人要求/资源的个体因素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前因作用; 探讨职场通讯压力因阻碍恢复活动而对员工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期增进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全面了解, 丰富现有研究对ICT使用后果的认识, 并为未来研究的展开以及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王俊秀  刘洋洋 《心理学报》2023,55(3):406-420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重复截面数据,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居民公平感的时代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平感在年龄上呈“J”型趋势;从时期效应看, 2008年公平感较高, 2010~2013年在低谷徘徊,2015年以后又开始回升;从队列视角看,建国前出生队列公平感偏低,建国后初期的队列相对较高,“50”后有所下滑,从“60”后开始公平感持续走低,到“80”后跌入低谷,但“90”后又开始升高。从1949年前后“寡且不均”到建国初期阶段的“寡且均”,再到改革开放40年快速经济增长下“不寡但不均”的社会变迁过程影响了居民的公平感。  相似文献   
26.
中医专家系统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从情绪描述看青少年期到成人期认知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继亮 《心理学报》1993,26(3):69-75
该研究依据研究者制定的认知发展水平评价系统,对年龄范围在13—55岁之间的90名被试关于生气、害怕、伤心、高兴四种情绪的自我描述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外在、抽象等特点,成人期的思维具有内在、具体、形象等特点,前者具有刻板性、封闭性,后者具有灵活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28.
场依存性与独立性认知方式对视动错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认知方式对视动性错觉的影响,对100名男性军校学员进行了棒框测验,15名高分者和15名低分者分别作为场依存组和场独立组。每名被试随机给予一系列视动阶跃刺激(5,10,15,20,30,40,60,80,100,120度/秒),每个刺激持续20秒。记录被试视动错觉出现的潜伏期和错觉模糊量。研究结果表明:1.场依存组被试的错觉潜伏期短于场独立组,它与刺激速度呈幂函数关系,而场独立组潜伏期随刺激速度的增加呈直线下降;2.在5—120度/秒的范围内,两组被试错觉量回归成两条直线,两直线回归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而截距差别十分显著。因此,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是视动错觉个体差异性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它对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学选拔和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大学生镜像书写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60名右利大学生(男女各半)为被试,在笔划水平上对十四种不同书写方式下快速书写时所出现的自发性镜像书写进行了研究。所有被试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对照两组,组内男女各半。对实验组加以注意干扰。书写内容是十个阿拉伯数字(0—9)及十三个汉字组成的一句话。本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干扰、感觉的反馈调节,书写内容的特点是影响镜像书写出现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有关镜像书写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稳态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30.
刘鸣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3-9
本文对中外近七十余年来有关汉字字形认知的心理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汉字形体特征(如笔划数、偏旁部首、结构方式等)、汉字字形的认知心理过程以及汉字字形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特别注重密切联系汉字字形的教学、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加强研究方法方面的改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