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9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0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发展及其与言语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王永芝 《心理科学》2006,29(6):1306-1311
认知灵活性是人类智力的一个重要特征,言语能力也是人类的一个关键能力,无论是个体灵活地使用语言,或者是语言在促进个体认知灵活性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容低估的重要问题,但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却极其少见。以认知灵活性研究中经典的演绎范式DCCS任务和经典的归纳范式FIM、FIST任务为基础,从认知灵活性中对言语能力的探究、言语测验中包含的认知灵活性、以及两者共同的基础———表征能力等三个方面来阐明认知灵活性和言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了认知灵活性和言语能力之间的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93.
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拥有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作为对立面的经典认知,对比之下也展现出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从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后人道主义三个方面,讨论二代认知的主张及其与经典认知的关系。二代认知理论中的矛盾之处,不仅是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惯性和理论发展的欠缺,也是理论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更需要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994.
认知心理学以实验法为其方法论基础,着力对人类的认识过程进行模型建构。然而,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其创立者奈塞尔就对心理学的实验范式感到不满,转而寻求心理学的生态学效度。心理学中对实验法的推崇源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成功。而实际上,物理学在20世纪初遭遇了实验法所带来的困境。受制于实验法的种种局限,当代认知科学逐渐放弃了方法论的沙文主义立场,接纳了来自语言学、哲学、神经科学等多领域、多视角的研究策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因此同样需要采用多重研究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笃信实验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人类追求卓越的方式之一,基于非侵入性脑刺激的认知增强成为众多学科和公众关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非侵入性脑刺激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刺激)的技术原理及其在提升健康个体认知功能上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自主选择、公平等伦理问题,最后总结了该认知增强技术在体育和军事等两个具体领域的应用。未来可进一步提高技术手段的深部脑区刺激能力及该增强技术的持续和真实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分类一致性和准确性是认知诊断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前者反映信度问题,后者反映效度问题。已有研究提出的指标均是基于二分属性,而多分属性的后验概率分布和属性边际概率分布均不同于二分属性,需要构建新指标来衡量多分属性情景下的信效度。本研究基于二分思想,构建出二元式信息指标用于计算多分属性测验中的信效度,并通过实验设计考察了新指标在多种影响因素中的表现,验证了新指标的有效性。最后,为多分属性诊断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建议,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 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 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 SOC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 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 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SOC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SOC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SOC的调节。此外, SOC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 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 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98.
詹沛达 《心理科学》2019,(1):170-178
随着心理与教育测量研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化(大规模)测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究在计算机化多维测验中如何利用作答时间数据来辅助评估多维潜在能力,以及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数据分析方法上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以2012年和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PISA)计算机化数学测验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利用作答时间和作答精度数据的联合作答与时间的多维Rasch模型。根据新模型对PISA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引入作答时间数据,不仅有助于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还有助于数据分析者利用被试的作答时间信息来做进一步的决策和干预(e.g., 对异常作答行为或预备知识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9.
摘 要 实验1探究前瞻记忆后效的产生是否消耗认知资源,实验2进一步探究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消耗的认知资源的去向。实验1结果显示在完成阶段,相比于基线条件,其它四种实验条件的进行中任务反应速度均较慢,实验2结果显示无论线索是否显著,前瞻记忆后效均会随着认知负荷的提高而提高。结果表明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会消耗认知资源对原意向进行抑制。本研究支持了抑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0.
多项式加工树(multinomial processing tree, MPT)从理论模型出发,使用多项式模型来拟合行为数据并估计理论模型中各个加工过程发生的可能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分离和量化不同心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认知研究之中,如态度、刻板印象等。本文首先介绍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并以道德判断为例说明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最新应用。最后,总结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即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提高研究的效度和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指出其潜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