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本从社会心理层面对腐败行为进行了归因:社会角色领悟不清;“成本——效益”心理、物欲化心理、嫉妒心理、信仰危机。阐述了腐败行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弱化社会认同、社会适应的心理焦虑、强化物欲心理、信仰危机。同时,分析了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征:性质上的负面性、存在状态的隐蔽性、感染性强。  相似文献   
462.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我国已初步建成一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运行机制。该机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应建立在对道德运行机制和有效性两方面内容的深刻理解之上,从社会成员对该机制的道德认同、该机制内外诸要素之间的系统作用以及该机制在推进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完善方面的目标达成状况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德运行机制总体上行之有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多样的道德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道德运行机制。对社会主义道德运行机制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评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效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同时使道德运行机制具备自评价、自反馈、自纠错、自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463.
《中国宗教》2023,(7):34-34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为目标,建立“四维工作体系”,引导支持宗教界切实加强讲经解经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64.
"宗教中国化"可谓一个弥久且常新的重要课题。关于这一课题,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考察,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展开义理探讨。在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即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这里指出的"三重融入",其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深切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就这"三个认同"的逻辑关系而论,"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根本的认同"。因此,本文着眼于"宗教中国化"的三重义理,注重作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认同",致力于论证两个基本命题:"宗教中国化"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的发展规律的,更是合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  相似文献   
465.
为了解大学生对宗教的认同、态度及相应的影响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对16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 92%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相信宗教,高年级大学生更容易认同宗教;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较为宽容,但认识较为模糊;亲友信仰宗教情况和个人的社会信仰是大学生宗教认同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对宗教的认同和态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信仰水平。  相似文献   
466.
个人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通过对客体的认同,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稳定与一致。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先辈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但是这么重要的主题并不会顺理成章地自然完成,都需要有一个对客体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波澜壮阔、扬眉吐气,也会危机四伏、含辛茹苦。本文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当前中华文化面临的心理认同与危...  相似文献   
467.
西北是我国多民族融合的长廊,许多民族及及其文化就在此产生、发展、消亡,其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在西北地区开展政治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做好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68.
469.
《学海》2019,(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社会的伦理体系及伦理逻辑遭遇解构,国家作为最基本的伦理实体也面临诸多挑战。社会变迁对中国大众国家伦理认同的影响及其精神形态,关系国家伦理安全和文明精神命脉。调查表明,中国大众对国家的伦理认同呈现为新的精神形态:以"从实体性出发"的高度伦理觉悟,对涣散国家精神的"贪污腐败"和"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现象保持严峻的伦理关切,并以"社会公正"的伦理诉求守望国家实体性。个体以匹夫之责、之忧、之力捍卫遭遇多重变迁力量裹挟中的国家实体,这是社会急剧变迁中所迸发的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和国家昌盛的深刻伦理力量。  相似文献   
470.
儒家正统观缘于史家撰史时纪年断限的要求,孕育出"正闰"之辨的正统学说。其文化渊源则可上溯至中原诸夏的文化优越感,以及汉民族以本民族为中心构筑的文化共同体。它以"民族正统"、"政治正统"和"文化正统"的形式得到体现,并在正统学说的发展中生发出观点各异的理论表述。明清易代和清末的社会剧变荡涤了儒家正统观的物质载体和政治基础,在与"四裔"渐行渐远的17世纪之后,儒家正统观不再具有确证"居正"、"合一"的现实意义。儒家正统观作为维系汉文化圈的精神纽带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更多以探索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资源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