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探讨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承诺、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职业认同和组织承诺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承诺影响着职业认同,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影响着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2.
通过对700名教师施测Mael和Tetrick组织认同问卷、组织公正问卷和离职意向问卷,结果发现:(1)组织公正能够正向的预测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2)组织公正能够负向的预测个体的离职意向水平;(3)组织认同在组织公正和离职意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3.
外来的基督教能够在居住着多民族的西南传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族群认同.传教士只能先取得族群认同,才能得到宗教认同.否则,就会出现基督教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排斥或冲突现象.族群认同符号一般表现为体貌服饰、传统意识、社会习俗、语言文字、原生情感等几个方面.体貌、服饰、语言、习惯等特征,是族群认同的首要与外在因素,可以随着相互了解的逐步加深而改变.民族文字、传统意识与原生情感属于深层次因素,往往可以超越其他因素的作用,是族群与宗教认同的最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04.
自谦: 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行事风格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金生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9,41(9):842-852
研究一通过对古籍的检索, 初步构建了古籍自谦语料库, 在此基础上对自谦的内涵、分类、功能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 自谦是一种“以阳居阴”的行事风格; 它有“虚性”和“实性”之分; 其功能可以分为“和谐性”、“进取性”、“防御性”、“礼貌性”、“道德性”五个方面。研究二对现代人的开放式调查表明, 古今人们对自谦内涵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 自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对自谦功能的认同内容和比例偏重都与古人不同。研究三用自编问卷考察了大学生对自谦的认同度。结果表明, 大学生非常强调自谦的“防御性”、“自我完善”和“提升形象”的功能。最后, 围绕本研究的方法、结果、启示进行了讨论, 并展望了自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5.
儒学普世化的基本路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儒学之所以在现代遭遇极大的生存困境 ,不是因为它失去了制度保护和缺乏正确的理解 ,而是因为它遭到了现代民众的冷漠、淡漠和疏离。既然现代民众如此从情感上拒斥儒学 ,则儒学要发挥现代作用、实现现代意义 ,应首先考虑如何使自己化为现代民众的观念 ,变成现代民众的情感认同。为此 ,儒学必须经由世俗化的途径以实现普世化。儒学欲实现世俗化 ,就不能如现代新儒家所主张的 ,从超越的层面抉发其现代价值和谋求其现代发展 ,而必须彻底抛弃轻视民众世俗价值的精神贵族化的倾向 ,重新发扬原始儒家人文主义精神传统 ,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命欲望和精神追求 ,同情地理解他们的世俗情感、愿望、要求和行动 ,将儒学彻底化为与现代民众情感认同合拍的意识形态 ,使儒学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406.
近十年来一些全国性的大型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表明: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在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中,当代部分青年的伦理认同陷入了实用功利的陷阱,其伦理取向则尚未走出传统的樊篱。  相似文献   
407.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被普遍认为是青少年的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发现它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与沮丧和绝望呈显著的负相关。就是由于自尊的心理上的重要性,所以有大量的研究来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对自尊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的能力和人际问的经历来作为自尊主要成分。尽管自尊的个人资源明显是很重要的,但是这样的关注忽略了自尊的群体成员方面的影响。本文就是探讨群体认同,尤其是考察民族认同和更广层面的国家认同.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自尊的预测。  相似文献   
408.
幸福感研究新视角——社会幸福感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幸福感研究实际上存在三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所谓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的评估,他包括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五个维度。社会幸福感为现代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09.
为探讨来华留学生个人-表现认同差异、个人-关系认同差异在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跨文化智力问卷、个人-表现认同差异问卷、个人-关系认同差异问卷、抑郁量表对301名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相关分析表明跨文化沟通能力与个人-表现认同差异、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个人-表现认同差异、个人-关系认同差异与抑郁两两呈显著正相关。②链式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能直接影响抑郁,但存在两条间接路径:个人-表现认同差异的单独中介以及个人-表现认同差异和个人-关系认同差异的链式中介。本研究表明,身份认同差异在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来华留学生抑郁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能为来华留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10.
内群体偏好对群体及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有重要价值。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的机制。实验一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群体认同(高,低),发现内部竞争破坏了内群体偏好,而群体认同无法改变此破坏作用。实验二操纵内部竞争(有,无)和内群体心理距离(远、近),发现内部竞争破坏内群体偏好时,心理距离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近心理距离有益于个体在内部竞争下维持内群体偏好。实验三进一步分析了心理距离维持内群体偏好的作用机制,发现心理距离通过个体知觉到的内部竞争感而影响内群体偏好。据此可认为,在内部竞争中维持内群体偏好需更多地关注成员间的关系(缩短心理距离),而非单纯地强调个体和群体间的联结(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