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改造的图片命名启动范式考察非平衡中-英双语者在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激活范围。实验1探讨在准备用汉语命名图片后,英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英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且语音相关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无关词,说明在一语的产生过程中,二语对等词和相关词的语音都得到了激活。实验2探讨在准备用英语命名图片后,汉语词汇的语音激活。结果发现,汉语语音一致词的命名反应快于语音相关词和语音无关词,而语音相关词与语音无关词之间的命名反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二语的产生过程中,只有一语对等词的语音得到了激活。总结果表明,非平衡中-英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的语音也可以得到激活,并且激活范围可能受非目标语言熟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庄捷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1,34(3):23-27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选取能同时用单音节(如“羊”)和双音节(“山羊”)命名的图片作刺激材料,发现双音节命名明显慢于单音节命名,这种效应既表现在首音节型(如“花”与“花朵”),也表现在尾音节型(如“羊”与“山羊”)刺激材料上。研究结果支持语音编码从左到右、系列提取和双音节词的词音计划单位大于单音节词的观点。该文还对图片命名中的频率效应进行了事后分析。  相似文献   
83.
问题解决策略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通过测试57名大学生对五种问题解决策略(自由产生、类推、逐步分析、形象化重构和整合)在三种情景(人际交往、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三个维度(经常使用、有效性、易于使用)下的评估,发现大学生使用类推策略最多,自由产生策略最少。他们普遍认为这五种策略最适宜于用在学习情景中,在人际交往中的用处不大。这种结果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大学生认为几乎每一种策略都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四种思维能力,其中自由产生策略需要用到更多的能力,包括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4.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1,24(4):429-431
运用听读理解测验的方法探讨言语表情标记对6~8岁儿童寓言故事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言语表情标记能促进各年龄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这种促进作用在6、7岁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显著。男、女儿童对有、无言语表情标记的故事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刘萃侠  肖健 《心理科学》2001,24(6):724-726
现代意义的调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官方统计、社会研究(如态度测量)与市场研究等常用的方法。在80年代以前,调查研究深受行为主义的影响,把问题看作是能引发被调查者的反应的刺激,即把问题作答(question-answering)看作是刺激一反应(S—R)过程。在60、70年代,一些领域的研究表明行为主义研究取向存在很多弱点,如语言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86.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反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反馈指针对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给予学习者的评价性信息。该文阐释了反馈的概念、类型以及反馈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角色,并从反馈的时机与对象、对学习者注意力的引导、学习者认知资源的限制、情感支持等方面分析了有效反馈的特征,最后对反馈研究对我国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意义及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是指个体产生一个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研究发现:(1)句法启动不能简单用词汇、题元或韵律等因素来解释;(2)启动句和目标句动词、题元角色数目以及顺序是否一致,影响句法启动;(3)层级结构和线性结构具有心理现实性;(4)存在说和写之间以及从理解到产生的跨通道句法启动。这些发现促使研究者提出了新的句子产生理论,如句法启动模型和动词句法表征模型。论文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创造性测验的性别与材料差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继亮  师保国 《心理科学》2007,30(2):285-288
以415名中学生为对象,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科学创造性测验》考察了创造力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了不同测验材料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创造性总体上高中生显著优于初中生,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在流畅性与灵活性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年级差异,在独特性上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高中男生得分显著优于女生,而初中性别差异不显著;(3)不同性质的测验材料对创造性的影响不同,言语任务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而图形任务方面则是高中生显著优于初中生,男生显著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9.
钟建军  陈中永 《心理科学》2007,30(5):1151-1154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社会互动情景中的言语活动,"热"的社会化过程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第二语言情景下的文化心理参照系认知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是第二语言的言语能力重要内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言语变异现象部分源于学习者的社会心理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0.
师法植物     
在骄傲的人类眼里,那些不会言语,无法思考的植物,不论小草或大树,除了能带来碧绿,涵养土壤,光合氧气,提供食物,就是木木地长着,悄悄地死去,别无所长。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低下头来,认真观察,虚心研究,就会发现,植物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敬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