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鼠伤寒菌pla基因及功能的研究从课题确立到取得结果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综合研究方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基础上的创新是科学研究成功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22.
佛教医学是佛教哲学融摄了印度医学而成的具有独特医学体系的宗教医学。中国佛教医学是佛教医学和中国医学相互融合的医药学。以其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丰富的医疗经验、特殊的诊疗方法、宝贵的单验秘方、奇妙的气功疗法和优秀的养生保健之法,对于治疗人的心身疾病,促进人的健康长寿,乃至开发人体潜能,都有不可思议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此说,它是佛教文化的精华、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文明成果、世界医药文化中的宝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研究、开发、实用等价值。而五台山佛教医药研究所就是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施医舍药、治病救人、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3.
魏琴 《哲学研究》2023,(11):108-117
马里翁认为,谈论解释学必须从“给予性”这一现象学的最终权威开始。现象学对“给予性”的强调不仅没有像很多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取消解释学,反而从现象学的维度赋予了解释学一种根本的“现象化”功能,即试图弥合现象之“给予”与“显现”之间的间隔。具体来说,解释学至少从四个方面“介入”了给予性现象学,使得不同的现象性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给予性的“溢出”最终要求一门“不可穷尽的解释学”,充分说明“给予越多,解释越多”。  相似文献   
124.
池出生在湖北农村,是喝着碎米糊糊长大的。母亲对他说:“如果你长大了能够当老师,就天天有白米饭吃了。”为了吃饱饭,年幼的他早早就立下志向:我长大了要教书。后来,他考进了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125.
陈平  李潇  任赫  辛涛 《心理科学》2023,(4):960-970
针对我国测评项目的高安全性需求,提出锚人与锚题相结合的新跨年等值设计,并采用基于实证数据的模拟研究方法探究等值方法、锚人数量、锚测验组卷方式和不同测验周期被试能力差异对等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均影响等值精度且等值方法的影响突出。建议:(1)锚人较少时采用需量尺转换的等值方法;(2)锚测验组卷方式应与等值方法计算特点相匹配;(3)各周期被试能力差异较大时可酌情增加锚人或调整锚测验组卷方案。  相似文献   
126.
叶东升 《天风》2009,(10):66-67
不同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方法各有不同之处。老师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农民有农民的耕作方法,神的仆人也当有一套牧养的方法。当然牧人的牧养不是职业,而是来自上帝呼召的神圣使命——天职。  相似文献   
127.
由李萍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在对公民日常行为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性状,阐释了与公民道德相关的若干论题,提出了提升公民道德的途径和方式,探赜索隐,开拓创新,可谓是目前公民道德研究方面的扛鼎之作。一严整的架构总论和第一章说明了公民日常行为调查的总体状况,概述了日常行为与公民道德的形成。这是一个必要的总体说明和概念分梳。总论介绍了中国公民行为调查的总体状况,包括研究设计、调查假设、样本特征、若干结论。经过精心调查和严密分析,本书得出了如下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8.
实际应用中测验往往具有多维结构, 如果仍采用单维IRT方法进行等值, 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因此对于多维结构的测验, 需要使用多维IRT等值方法来实现参数的转换。基于共同题设计, 文章通过模拟研究的方法, 考察了不同铆测验设计下几种多维IRT等值方法的表现, 同时考虑了测验长度、两个维度题目数量的比例、铆测验长度、铆测验的选择策略、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和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差异六个因素的影响。所比较的多维IRT等值方法有:均值/均值(MM)方法, 均值/标准差(MS)方法, Stoking-Lord (SL)方法, Haebara (HB)方法, 最小平方(LS)方法。结果显示:(1)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且在各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2) MM和MS方法在非等组条件下呈现出很大的误差均方根。(3)铆测验设计对SL, HB和LS方法的等值结果没有显著影响。(4)在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较高, 测验长度和铆测验长度较长, 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没有差异的条件下,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相似文献   
129.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观念》是伽达默尔继《真理与方法》之后的第二部 杰作。它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善”观念的分析,着重阐释了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 的前后关联以及与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强调二人即便有差异,也不是根本性的,他们一起 构成了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伟大开端。伽达默尔这一解释立足于一个新的起点,那就是超越 当代德国的新康德派、耶格尔派的立场,包括海德格尔的挑战,同时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回到 黑格尔之前的西方传统。它以柏拉图的《斐莱布篇》为重心,上挂下联,揭示了善本身以及 以它为中心的实践哲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伽达默尔解释学对普遍性的追求最终在古代实践哲 学中 找到了根据,同时它也反映出当代西方解释学的伦理学转型所依靠的重要资源。这部著作的 完成,使得伽达默尔“解释学就是实践哲学”的著名论断真正落到了实处,解释学的普遍性 得到了彻底的实现,在这里存在哲学与实践哲学、哲学解释学与哲学伦理学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30.
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洁的适于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MDD),将HDD纳入MDD框架,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考察了MDD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MDD简单易解, 适于混合计分情境,0-1计分时,HDD是MDD的一个特例;(2)MDD的判准率较高,三种判别方法差异极小;(3)MDD具有非参数方法不受知识状态影响、对样本容量无依赖,与属性个数关系不大等特点;(4)MDD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CDA走向实践、走向课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