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太平经>中有"贤柔、贤渘、大渘、大渘师"诸词,未见辞书收释,今试释如下:"贤柔",即"贤儒",指贤能有道术的人."贤渘",同"贤柔",渘,是柔的异体字."大渘",即"大儒",指有高深的知识、方术的道教徒众."大渘师",即"大儒师",指道教中具有高深知识方术的传授者.  相似文献   
482.
采用2×2实验设计的情境实验法,以98名被试探讨了申述类型和申述内容对应聘失败大学生反应的影响,并对4种实验条件与控制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与内容为客观和非人为标准的申述条件相比,在内容为主观和人为标准的申述条件下,应聘者有更高的程序公正感,对组织的评价也更积极;(2)申述比无申述使应聘失败大学生产生了更积极的反应,尤其是归罪部门经理的申述效果最好,而解释说职位取消的申述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83.
《论语》之后,"陈蔡绝粮"在历史上至少被演绎出26个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依据思想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构造或叙事类型。这些不同的组别内部以及组别之间,依据大小思想主题的不同,又有着相互勾连之处,从而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叙事演绎与主题分类。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可以归纳出构造或解释中国古代哲学故事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484.
485.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福州市旅行社绩效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目的偏差。从关注文化的渗透、完善激励机制、注重沟通与反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定位绩效考核,以此提高旅行社绩效考核的实效。  相似文献   
486.
《春秋纬》是相对《春秋公羊传》而言的,因此,《春秋纬》中有很多与春秋学相关的思想。我们在此对《春秋纬》的春秋学思想作一分析,由此展现《春秋纬》在春秋学方面的思想特征。一、孔子作《春秋》说最早提出孔子作《春秋》思想的是《孟子》,《腾文公下》说:  相似文献   
487.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科恩(Gerald Allan Cohen)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主张唯物史观是一种功能解释,此断言甫出,旋即引起国际学界长时间甚至至今不休的争论.有人认为,把唯物史观看作是一种功能解释削弱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我们认为,与其说功能解释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学院派的形而上学解释,毋宁说这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逻辑学意义上的证明.从功能解释的视角理解唯物史观,不但丝毫没有削弱唯物史观,反而是加强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88.
时间与金钱是两种重要的资源类型,人们在绿色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两种资源对认知思维和决策行为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资源类型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将时间与金钱引发的认知差异引入绿色消费,一方面,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与人类价值观,分析了时间资源如何促进绿色消费,以及金钱资源如何抑制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分别从个体、企业以及产品层面出发,结合实验法探究时间与金钱资源影响绿色消费的边界条件,并引入情绪响应水平、环保自我担当以及感知产品有效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资源类型影响绿色消费的理论模型。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发挥时间与金钱资源在促进绿色消费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利用资源线索引导绿色消费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9.
该研究考察法律决策中消极结果严重程度及消除策略对后见偏差的影响。实验采用3(严重程度:轻微损害、中度损害、严重损害)×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法律决策中后见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后见偏差的强度随着事件消极结果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消极结果的严重损害程度下,产生出最大的后见偏差。同时,两种策略指导都能够有效减少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490.
如何界定"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这是一个令当今学界无所适从却又挥之不去的棘手问题。学术史研究内在地要求"忠于历史实情",而任何学术研究又都以"洞见"乃至"创新"为其最高旨趣。究竟该如何打理二者间的关系呢?陈少明教授在简评《性善与治教》之际,宣示了"思想史研究"与"建构式的观念史论述"二分的设想:前者盖致力于分析、复述历史上的思想实情,后者则侧重依托思想史资源进行成系统的创造性阐发。这种为学理念上的"二分"设想,在当今汉语学界颇有市场。然而,即便分析、复述也都是具体研究者的分析、复述,都有着特定的立场、视角、思路、方案,且须在大大小小的尺度上遵循学术论述的"无矛盾"原则,故而内在地具有"建构"性与"系统"性。因此,严格来讲,流行的"二分"理念并不成立。充分正视"分析者—复述者"同时也是"生存者—判断者"这一基本事实,自觉置身于"‘文本—研究者自己—所有其他读者’三方互动"的格局之中,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立场、视角、思路遴选"与"具体解释方案调试"的张力运动,不断体察并通过高质量的系统性论述去表现"文本的可阅读理解性",恐怕才是"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问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