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道教服饰,亦简称"道服",是指以"道"为核心理念而构设的服饰类型。历史上,道教不仅把道服规定为"中华之衣"(《洞玄灵宝千真科》)、"黄帝之衣冠"(《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而且确实从服饰的类型、形制、服色等方面,进行了中国化的美学伦理设计,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2.
王桢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3):390-404
团队工作重塑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工作设计理论和团队运作模型, 提出了一个关于团队工作重塑的前因后果的理论模型, 旨在建立团队工作重塑的逻辑关系网络。首先, 对团队工作重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 并探讨测量工具的维度。接着从多层分析视角, 考察领导行为、工作特征、团队人格构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团队工作重塑的影响, 以及团队主动性动机状态中介作用。最后分析团队工作重塑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论为社会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其特殊性表现为它是一种自认识,或者说是“悖论式”的认识,本文提出“双重角色悖论”、“视交叉悖论”、“纽康悖论”和“价值关涉悖论”,就社会认识的悖论现象作哲学分析,试图揭示社会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44.
教师心理素质的隐含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承芬  张景焕 《心理科学》2001,24(5):528-532
本研究旨在运用隐含研究方法揭示教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结构。为此,本研究进行了一个预备测试与3个正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①创造性,责任感,教育效能感等21项特性是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②在这些心理品质中,客观公正性、移情性、角色认同、有恒性、监控陛、责任感、非权势等11项心理品质被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认定为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③人们心目中教师心理品质由工作动因,工作行为、行为调控三个维度构成的;④综合三项测试结果,本研究认为教师心理素质是由3个维度、10项基本特性构成的。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这一结论与以前研究结果的关系及隐含研究方法对于该项研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5.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所包括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职业动机、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46.
本文阐述了学习的双机制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机制的观点,根据该学习理论对知识分类进行了新的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与特点,然后提出了课堂学习与教学的“七阶段模型”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7.
实验采用重学—分离设计 ,分别用知觉辨认和再认测验作为内隐、外显测量的测验方法 ,比较重学—启动测验的结果与重学—再认的结果 ,发现 :重学和间接测量的结合能有效地揭示内隐记忆的叠加现象 ;一次重学能使知觉启动测验的成绩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 ;高意识水平学习后 ,低意识水平的重复学习不能改变外显测验成绩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艾滋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呈快速流行趋势,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自2005年甘肃省参与了一系列国际卫生防艾合作项目以来,卫生疾控部门联合宗教组织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宣传预防艾滋病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基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宗教组织——清真寺在参与宣传预防艾滋病工作中的田野调查个案为分析中心,讨论宗教组织及其宗教文化资本如何在基层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作用并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个案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的争论不应聚焦于国人道德是否滑坡的评判,其展现出的正面意义——法治的深入和理性的彰显——正是社会进步的坚强基石.对于道德追求和道德要求的混同让我们在道德问题上陷入了困境.问题在于:道德本身是无法从根本上拯救自己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表明,道德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法律制度.“扶还是不扶”的道德困境能够通过制度安排加以解决.如果制度安排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科学化,那么,必将有效地推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反之,如果法律制度得不到贯彻实施,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当前,促进法律义务的忠实履行,正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0.
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表达就是价值共识或根本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顶层设计,不同文化生态具有凝聚价值共识的不同路径,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我的观点是,贡献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逻辑、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展开。在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中,为何价值共识的顶层设计是伦理道德而不只是道德?现代文明和现代道德哲学凸显道德,故意冷落伦理,因而无论价值共识还是道德共识都因缺乏基础而难以生成。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伦理是存在及其认同,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