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雷  郭爱妹  侯杰泰 《心理科学》2002,25(2):219-2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角色态度的跨文化研究一直是性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霍夫斯泰德(Hofstede)认为.性别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在男性化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庭角色;而在女性化社会里,两性的性别角色出现了部分整合.即男性进入了女性的世界,女性也承担了部分男性的角色。他认为美国属于一个比较男性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用情感控制理论来分析教师(教授)在中国和美国化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反映在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证实他们作为教师的角色身份。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教师行为的情感反应体现了中美化中关于教师的不同角色期望。  相似文献   
13.
30年现象是近年来所出现的独特的设计潮流,它的成因包括经济、消费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对这一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商业运作、设计师的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的丰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毕福剑在其主持的一档节目《暑假七天乐》中自曝了一段经历,展示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还是个面试应聘的高手呢!上世纪80年代初,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些以技术性层面为主的实力分析及史料研究,探索中国漆工艺与日本漆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转换及所预示的兴衰趋势,并就特定时期(中国明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漆艺术现象(能够代表中日两国造物文明传统最明显特征的艺术品种)尝试以技术层面为主的切实分析,并试图达到探索其文化成因、生活习俗及贸易往来诸元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宝强,这个名字突然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传遍了中国,成了2007年影视界的"黑马"。如果算是成功的话,他成功了。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里,他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学历,也没有特别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演技,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打工青年,其成功似乎是一个特例,一个偶然。  相似文献   
17.
人生断想     
对于人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思索,至今仍是时髦的话题。有人说,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主观之笔去描绘,可以记载成功者节节胜利的喜悦,也能够留下失意者屡屡败退的叹息;有人说,人生是漫长的行军,也是短暂的旅程,有人在艰苦地跋涉,也有人在逍遥地嘻戏;有人说,人生是曲折坎坷的小路,是一个精神旅行的过程,只有拼搏才会赢;有人说,人生是绚丽的花朵,值得一辈子去珍惜,应该如同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这些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生作出的论断,难以评定谁是谁非。我认为,人生更像是一出戏,这出戏在…  相似文献   
18.
角色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否拥有好的动画造型,直接影响到动画作品的成败。若想设计出好的动画造型,必须多看、多练、多创作。笔者对角色造型设计有几点建议,即多作速写练习、夸张训练、准确地确定造型风格、注重细部刻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角色是动画片的银幕形象的主体,在动画片中塑造一个或几个个性鲜明独特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毕业作品《半瓶水》中的角色性格塑造可以知道,环境、动作、对白都是影响动画片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丰盛 《天风》2016,(2):34-35
正父亲的角色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很重要,但事实上却经常是缺席的。这种缺席包括父亲的离世或外出、没能负起责任等,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父亲应有的正面影响。差不多每个人的成长里都或多或少有父亲缺席所造成的遗憾或伤害。"我们在天上的父"值得关注的真理是,每个人都有一位"在天上的父",成为我们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父亲。肉身的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