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字中的形象是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寓"意"之"象",它超越了被模拟的客观物象,是具有意象化特征的视觉符号。汉字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要挖掘出汉字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意象性来传达丰富的信息,提升所传达信息的识别功能和准确性;用内涵丰富和形式优美的视觉意象,表达出潜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的意蕴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92.
金丽芬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139-1145
从两个方面综述了高水平视觉表征中客体与位置的联系,即客体信息影响位置记忆和客体-位置捆绑。其中,客体信息影响一般的位置记忆及其偏向(如位置估计偏向于区域中央或偏向客体的功能部位)。而有关客体-位置捆绑,以往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这种捆绑,它离不开背景客体的参与,并且背景客体间的空间关系影响它的形成。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客体信息影响位置记忆的其他证据及背景捆绑改变条件下客体-位置捆绑的存在与否,并探讨位置信息对客体记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建筑问题是海德格尔最为关注的现实世界问题之一,而对此问题之解读成为展开海德格尔中晚期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文通过对建筑与安居,建筑与空间,建筑与天、地、神、人三个主题的阐释来展开海德格尔对建筑本质的理解,表现了海德格尔对现代人居住生存境域的关注,体现了建筑就是“让安居”的思想内涵,并给予处于工业与绩效社会中的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4.
传统的知觉实验通常采用视觉后向掩蔽在网膜水平上干扰对目标刺激的加工,主要有模式掩蔽和偏对比掩蔽两种形式.近年来客体替代掩蔽(简称OSM)的实验研究表明,围绕目标刺激呈现四个点也可导致目标刺激的可见性下降.OSM发生在客体表征水平上,它既是值得研究的掩蔽现象,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介绍OSM的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研究,并指出它对于认知科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从角色的角度关注,互动一直是社会学的传统之一,但由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我们应该谨慎地思考角色理论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适宜性。电子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符号化特性,使得交往双方都以ID出场,这是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的最大区别。而现有的研究都理所当然地用角色理论来解释电子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并认为ID便是个体的虚拟身份,同时也是个体在网络中要扮演的角色,而事实上,电子网络空间中互动的个体是去角色的。因此,我们应该在电子网络空间中人际互动本质的基础上,寻求更有效地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96.
徐富明  蒋多  张慧  李欧  孔诗晓  史燕伟 《心理学报》2016,48(10):1292-1301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 个体进行判断和决策时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线比例的现象。本研究通过系列情境实验探索了三种不同维度的心理距离, 即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结果发现, 三种心理距离均能够对基线比例忽略产生影响:当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较近时, 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基线比例忽略现象; 而当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较远时, 个体的基线比例忽略倾向减弱。  相似文献   
997.
刘馨元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16,39(2):279-28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时间关注特征对空间-时间反应编码联合效应的影响。采用时间关注点量表将有效被试分为关注过去组和关注未来组,进行反应区分实验。实验代表过去或未来的时间词作为启动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的目标刺激是随后出现在屏幕左或右侧的圆点。结果发现,关注过去的个体对“左/过去词”的反应更快,关注未来的个体对“右/未来词”反应更快。表明时间关注点影响人们的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不同的时间关注点产生人们对于过去和未来时间在注意分配上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表征方式,在“左-右”水平轴上验证了时间关注点假设。  相似文献   
998.
Kelly, Avraamides和Loomis (2007)发现被试在新环境中空间更新失败, 而肖承丽和刘传军(2014)发现被试在新环境中可使用想象平移等策略来实现空间更新。为了探索该两项研究的异同, 本研究采用与Kelly等相同的实验范式进行研究。实验1被试在原学习环境中完成实验任务。实验2被试记忆完物体空间位置后, 转移至新环境, 在只依靠离线表征、离线表征与在线表征相协调和离线表征与在线表征相矛盾三种条件下完成相同的实验任务。结果发现, 被试在原环境中通过躯体运动和记忆两种方式促进空间更新, 具有同等有效性, 而在新环境中躯体运动显著差于记忆对空间更新的促进作用; 躯体运动和记忆对空间更新的促进作用在两种环境中均高度相关。研究表明, 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具有环境依赖效应, 与记忆对空间更新的促进作用相比, 躯体运动对空间更新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9.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存在空间工作记忆加工缺陷,其具体受损环节尚不明确。组块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性信息编码方式,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环节。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容易形成高水平组块,因此,刺激结构化程度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能够反映个体的组块加工能力。研究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Corsi空间广度任务,加入刺激结构化因素,考察高功能孤独症幼儿是否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并探讨组块加工是否直接影响到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实验1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ASD幼儿存在明显的组块加工缺陷。在易于组块的高结构化条件下,健康幼儿的记忆成绩明显较高,而ASD幼儿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Corsi空间广度任务,结果显示,不论高、低结构化条件,ASD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幼儿。但ASD幼儿由于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差异较健康幼儿小。因此,ASD幼儿的组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此外,记忆存储器的异常可能也是ASD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ASD幼儿的空间组块缺陷主要由于弱中央统合的认知风格,他们缺乏自上而下的组块加工动机,难以主动对刺激形成高水平组块编码,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路径整合是指巡航者对与自身运动有关的信息进行整合来完成巡航任务的过程。这些与自身运动有关的信息可以是内源性的,如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动作指令的信息;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视觉流。路径整合在许多物种中存在。人类路径整合的行为实验表明,以自我为参照系的空间表征和以环境为参照系的空间表征都有可能支持路径整合。神经科学的研究则表明,海马、内嗅皮层等内侧颞叶区域和以楔前叶等顶叶区域都与人类路径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