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当下广告日趋同质化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人像形成广告视觉焦点的几种形式与方法的深入探讨和重点研究,结合国内外广告中正确运用人像作为广告创意元素的成功案例,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像对化解广告同质化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有效破解当下广告同质化问题的“达·芬奇密码”,应该充分挖掘、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62.
当设计与艺术分离之初,设计的实用性便成为设计产品必不可少的特性。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审美特性是其一大特质;对于设计产品而言,审美的特质开始退居设计产品实用功能这一特性之后。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过程当中,设计中实用性和审美性地结合将更加紧密,并且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地形作为园林的骨架,对传统园林自然之趣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巧妙运用地形营造手法,可以取得别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谈理 《美与时代》2014,(3):146-146
摄影开始诞生之初,它仅仅是作为一项科学发展的一项技术成果,最初的意义是辅助画家完成作品的工具,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它运用的领域不断扩展。由“辅助”到“独立”。再“扩张”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摄影文化体系和审美。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摄影越来越复杂化。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被运用到科技研究,新闻宣传上,艺术行为上,尤其在广告中的作用。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门简单的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而是更应该站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认识它。  相似文献   
65.
认知隐喻理论与大乘佛法是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有诸多共同关注的领域,所以在三个方面具有互证的可能:一、当我们撇开空间概念来思维和理解时间时,即时间不再流逝,物体不在时间中运动和变化,人可以长生不老,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正是大乘佛教法界时空的真实写照;二、思维实验的本质是抛弃有关空间的概念体系和语用传统,大乘佛法认为语言和文字是魔业,甚至佛言祖语也是魔业,所以应该被抛弃;三、人的认知过程基于身体特征,凡夫成佛的障碍是"我执",即执着于自己的身体,破除了我执,凡夫就成佛了。科学与佛法并不是互斥的,至少相对论的三个佯谬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乘佛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6.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67.
邹红 《美与时代》2014,(7):42-42
结合实践经验和总结,从广告设计的视觉效果角度出发,主要从广告设计的构图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针对广告设计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加强构图和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冲击力,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
张策 《美与时代》2014,(9):33-33
通过阐述生产性景观的概念,从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的实践分析人手,寻找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对复杂适应系统、生产性景观的审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和管理途径可以促进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9.
沈丹 《美与时代》2014,(10):92-92
“让材料自己说话”几乎成为每一个艺术家创作的自觉。在石材材质的发展史中,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在传统的壁画制作当中,也大量运用了石材材质,石材的质感不同,也就具有不同的艺术美感。在艺术作品中,石材有着其他材料为创作材质的艺术作品无可比拟的优点:整体风格简洁大气,色彩光影效果鲜明,外观形体感观明显。基于这些特点,石材壁画作品被大量的呈现在艺术创作领域当中。  相似文献   
70.
何淑冰  李磊 《美与时代》2014,(10):49-50
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幽雅”寝室环境与文明寝室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人素质拓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反映学校人才综合素质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本课题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二类、三类)寝室内部空间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最后通过空间布局、收纳家具设计及材质色彩等进行改良设计,使寝室空间更具合理性、更具人性化、更加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