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点探测任务"实验范式,选取29名大学生被试,用眼动仪记录被试观察情绪图片的眼动轨迹,考察高、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内部加工机制。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正性情绪图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短于高自尊个体,即低自尊个体缺乏对正性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图片不存在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存在注意回避;高自尊个体对负性情绪图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长于正性情绪图片,即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02.
红光照明条件下VDT不同显示色的视觉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0,23(2):165-168
本研究以VDT上持续进行的视觉作业速度和眼的调节辐合时间作为指标,对红光照明条件下VDT显示的红、黄、绿、蓝、白五种字符色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中,VDT背景光的主波长为630nm.结果表明,五种字符色在两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绿色显示的视觉效果最好,红色显示的效果最差,黄、白、蓝三色处于中间.  相似文献   
103.
不同背景下不同频率闪烁的突显工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列众  孔燕 《心理科学》2000,23(1):28-30
本实验对黑、白背景下高频、中频、低频三种闪烁的突显工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闪烁作为突显类型可以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而且,在闪烁的频率较高时(27Hz以上),这种闪烁的突显工效更为明显。视觉材料的呈现背景对闪烁突显视觉搜索绩效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白背景下采用闪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4.
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新进展——返回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金志成  陈骐 《心理科学》2000,23(6):710-714
返回抑制(inhibitionofreturn,ior)是Posner等人在考查注意提示(attentionalcueing)效应时发现的。Posner(1980)首次使用“空间线索技术”研究注意的定向问题…。实验结果发现,如果在一个靶子呈现之前,注意被提示线索预先,有效地分配到靶子位置,那么检测此靶子的反应潜伏期缩短,即有一个收益;若相反,则会有一个损失。研究者们将其中的这种收益(即在有效预提示位置上对靶子检测的易化)称为“注意提示效应”。这种效应在注意的内部和外部定向中,以及内源和外源定向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5.
注意缺损多障碍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综合国同内外有关儿童行为问题的测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我国小学生特点的 《儿童注意缺陷损多动障碍量表》。经过预测后的订,组成正式量表。共计34个题目,施测于5年普通小学1-6年级的433名被试。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本量表五个因子的存在,即: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从而验证了最初的结果预想。本研究着重考察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中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9  相似文献   
106.
屏风是中国绘画中的特殊符号之一,它在绘画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构图、景深、隔断、氛围等方面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屏风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艺术元素,不仅在绘画中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对观者的观看体验和情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关注和了解屏风在空间营造、情感表现、意义传达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探究中国绘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屏风在中国绘画中的表现及发展为切入点,从空间塑造和视线引导、景深表现、氛围营造与情感表达、对比与平衡、象征等方面探讨中国绘画中屏风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宋方兴  王珏  鲍敏 《心理科学进展》2023,(10):1873-1882
在个体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会受到视觉经验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被称为视觉可塑性。视觉可塑性在出生后的发育关键期内达到峰值。虽然成年期视皮层神经环路的结构功能趋于稳定,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视皮层中仍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眼优势的可塑性。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短时程操控成年人的各种视觉输入信息,乃至调节两眼间注意资源的分配,都可以引起成年人眼优势发生偏移。然而,两者调节眼优势的神经机制可能并不相同。视觉输入对成年人眼优势的调节可能主要反映了视觉皮层的稳态可塑性机制;而注意对眼优势的影响则是一种高级加工对初级视觉皮层的反馈调节,目前可以用拮抗神经元的适应机制来作解释。未来研究可以寻找更加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解释,此外也应重点关注注意与视觉输入之间会如何交互影响成年人眼优势。  相似文献   
108.
快速自动命名(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RAN)如何影响阅读尚存争议。有研究表明个体单个单词加工效率主导了RAN对阅读的影响。另有研究发现单个单词加工效率和连续加工效率共同作用的“级联”加工过程才是主导RAN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这与个体视觉注意广度(VAS)起到的调节作用有关。低VAS读者识别正字法单位数量有限,他们在连续阅读时以离散的形式逐个阅读单个单词,单个单词加工效率主导RAN和阅读的关系;高VAS读者将单词视为一个整体,在多个词之间进行连续的并列加工,这种“级联”的加工过程主导了RAN与阅读的关系。未来研究应关注阅读过程中个体的VAS差异,增加阅读材料的复杂性和正字法的不一致性,进一步探究RAN与阅读的关系以及不同水平VAS对它的影响,丰富发展性阅读障碍患者的非语言干预措施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9.
彭雨笛  谢恬  马宁 《心理科学》2023,(2):282-290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节律与不同神经行为功能的节律表现存在差异:客观警觉性注意在日间表现基本稳定,而主观困倦感午后波动明显,个体在15时的主观困倦感升至日间最高水平,而客观行为表现均已好转;17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客观警觉性和工作记忆表现较好而抑制控制表现变差;19时,个体主观感受、工作记忆表现不佳而抑制控制表现好转。此外,上午至午后(9:00~13:00),个体在不同认知负荷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也存在节律差异。本研究为个体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优化工作安排、提升生产安全等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探究我国个体的日间节律和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10.
智能设备的普及增加了学习者注意分散的机率,但有关注意分散影响认知加工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为探讨注意分散对记忆效果的影响,考察注意分散的边界条件,对检索到的45篇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在再认、线索和自由回忆的成绩上,分别生成了17个(1816人)、 12个(1642人)和29个(3802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注意分散显著降低了再认(g=-0.52)、线索回忆(g=-0.50)和自由回忆成绩(g=-0.87)。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线索回忆上,文本材料和内隐记忆的注意分散分别低于图片材料和外显记忆的影响;自由回忆上,编码阶段、内隐记忆的注意分散分别低于提取阶段和外显记忆的影响。研究表明,注意分散降低记忆效果,但受注意分散阶段、材料类型和记忆类型等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