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頔  郝仁宁  刘强 《心理学报》2019,51(7):772-780
以往研究发现个体能够同时巩固一定数量的项目信息进入视觉工作记忆系统。本研究将考察视觉工作记忆的巩固容量是否会受到分配到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影响。实验1在同时序列掩蔽范式的基础上, 用控制记忆项目呈现区域的大小的方法操纵被试的注意范围, 从而达到操纵分配到单个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 被试的记忆成绩随着注意范围的扩大显著降低, 但在并行和序列呈现条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2则证实实验1中对注意资源量分配的控制不会影响对项目的知觉编码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 分配在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能够影响记忆巩固的效率, 但不会影响巩固容量。  相似文献   
72.
日常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往往出现在某个视觉情境里。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信息与语言信息加工模块并不是独立工作, 而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以视觉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为主线, 首先对视觉信息影响言语理解, 言语产生以及言语交流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 重点对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关于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计算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在视觉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 对记忆项目的维持及操作需要将转瞬即逝的感觉输入转换为稳定的记忆表征, 这一加工过程被定义为视觉工作记忆巩固。鉴于巩固在视觉工作记忆中所起到的“门控”作用, 研究者们已经发展出多种研究范式对其可能涉及的运作机制进行探讨。然而, 在不同范式下所观察到的巩固时程存在较大差异, 其所遵循的巩固模式也尚不清晰。此外, 对于巩固所涉及的理论及神经机制亦存在不同的观点。通过对比不同范式的差异性及梳理各方的观点, 可以有效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未来研究除了可以在多种范式下对巩固模式进行验证, 还可以探究注意在巩固中的作用, 以及项目熟悉性等因素会对巩固加工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74.
人们学习将感知到的客体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规则分类存储,即类别学习。而工作记忆作为多种认知加工的基础,对类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已有研究,分别梳理了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工作记忆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类别结构的影响。目前,执行功能是否影响内隐类别学习系统、工作记忆负荷对内隐外显类别学习系统的影响是否一致还存在争议。此外,工作记忆影响知觉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阶段尚不清晰。未来的研究还需明确工作记忆负荷对内隐和外显类别学习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工作记忆影响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阶段假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5.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文章综述了视觉注意离散性的4种实验范式:(1)车轮错觉范式,刺激强度大、实验条件少、被试任务量小,较早地证实了视觉注意的离散性;(2)视觉探测范式,同时观察了被试的行为表现与电生理信号,确定了视觉注意离散性与神经振荡的关联;(3)线索靶子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通过系统地变化SOA大幅提高了行为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直观地探测到注意离散性调制的行为振荡。  相似文献   
76.
采用学习——测查的范式,以陌生视觉单词(韩字)为材料,考察了学习方法对陌生语言字形学习效果的影响。在学习阶段,材料分别以连续重复(集中学习)和间隔重复(分散学习)方式呈现6遍,在学习之后半小时、1天以及1个星期之后,分别进行再认记忆测查。结果发现,虽然随着测查间隔时间的增长,两种学习条件的成绩都显著降低,但是在三次测查中,分散学习的成绩都明显好于集中学习。这一结果说明在排除语音、语义等其他言语元素的干扰之后,以分散学习的方式学习新字形的效果好于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77.
前人多在记忆层面探讨不相关言语效应(the Irrelevant Speech Effect, ISE), 而本文选择在意识觉察(conscious awareness)阶段观察这一现象。所有实验均采用视觉掩蔽及听觉输入不相关声音的视听交互方式。实验1在安静、纯音及不相关言语3种听觉背景下让被试对简单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 结果发现不相关言语干扰了视觉觉察, 而纯音则未产生干扰。实验2在相同的3种听觉背景下要求被试对复杂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 结果同实验1。实验3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同样的3种听觉背景下观察被试对简单图片做视觉觉察判断时的脑电变化, 结果发现不相关言语干扰了视觉觉察负波的形成, 验证了行为学研究的结果。本文结果表明不相干言语在视觉意识觉察阶段就对被试的行为产生了干扰。  相似文献   
78.
对感觉记忆在相同范畴视觉搜索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三种字母卡片为刺激物,通过两种靶字母搜索实验,探讨了感觉记忆在相同范畴视觉搜索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都可能利用时的搜索成绩,明显高于限用短时记忆信息时的搜索成绩。这表明,感觉记忆信息可以直接用于相同范畴的视觉搜索。  相似文献   
79.
时-空整合影响图形识别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眼动追踪的方法对在不同方向(上、下、左与右)及距离(2.0°‘和4.0°视角)上先后出现的特征组合不同的图形识别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对由不同颜色和形状构成的图形的识别受到图形特征组合的影响,视觉系统对颜色和形状的加工存在明显差异,与颜色加工相比,视觉系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形状识别。此外,虽然图形识别的速度和准确性受运动方向与距离的影响较小,但在不同运动方向和距离上,视觉系统是通过改变眼动的时间和空间特性来完成识别任务的,视觉系统在识别过程中的这种时间与空间的整合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现象学是关于事物显现的(现象的)显现方式的学问。在诸多显现方式中,视觉方式在现象学的直观原则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首先是对"视觉"的研究。事物在现象学的"直观"中显现为"可视之物"和视觉的图像,显现为一定"视觉"范围内的图像之物和视觉现象。视觉总是伴随着能动的"视觉场",即视觉活动的"游戏场",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视域"。视觉现象总是一定"视域"内的图像,现象学体现为一定"视域"内的、关于"视觉图像"的"视觉图像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视域和视觉图像的思考以及对视觉现象的关注,为将现象学理解为"视觉图像现象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总之,从"视域"概念和视觉现象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构造出一种"视觉图像现象学"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