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林英娜  张岩磊 《学海》2023,(6):191-200
哲学家们关于世界的思考原则有超验论和内在论之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世界之外还是世界之内的基点来理解整个世界。近代以来,这两种原则又延伸到关于历史的思考中。康德和黑格尔等超验论者大体从现实世界之外的抽象原则去理解历史,而马克思关于历史的思考则属于一种典型的内在论。马克思的辩证法以实证的原则,从历史的内在要素出发去把握历史的运动和变迁,是一个由实践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作为核心范畴组织起来的多层次范畴体系。其中,实践侧重于揭示历史运动的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则是实践在社会层面的表达,是呈现历史的恰切平面。《资本论》的“大逻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自反性的揭示,对这种内在论的历史表达做出了光辉的示范。  相似文献   
852.
创作者的年龄作为重要的社会线索信息,可能会影响大众对其观点的创造性评价。本研究以物品非常规用途想法作为评价材料,考察了4类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以及相关刻板印象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0岁左右年龄信息会提升被试的新颖性和适用性评分;30岁左右的信息提升了新颖性评分,但刻板印象强弱对评分变化不具有预测作用。这表明,对于领域一般性产品,有关创作者的刻板印象不易被激活并应用于创造性评价。  相似文献   
853.
李夏 《管子学刊》2006,(1):26-29
《黄帝四经》既用阴阳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又将阴阳观念引入社会领域。它用阴阳思想解释“道”的本源及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它又将阴阳性质作为人伦等级及社会秩序划分的理论基础,对前人的阴阳观念做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54.
吴楼平 《哲学研究》2022,(8):97-107
在传统的正义理论中,作为评判个人行为和社会制度正义与否的标准之一,经典的前制度性应得观念占据着重要的理论位置,但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遭到了冷遇,被驱逐出了他所称的社会首要原则的范畴之外,并为基于制度性正义的合法期望的观念所取代。在罗尔斯看来,由反映这些合法期望的两个正义原则而非原本主导性的应得原则所规制的社会基本结构才是公平正义的。然而,他的这一跳跃不免太过冒险,在理论上至少导致了三个不对称之处,即应得的价值判断在否定性和肯定性方面的不对称,应得的道德情操在反应态度和合法期望之间的不对称,以及应得的适用范围在分配正义领域和惩罚正义领域上的不对称。而倘若他坚持一种多元主义的立场并继续保留应得观念,这些不对称之处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855.
田书峰 《哲学研究》2022,(7):97-107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与身体关系的理解模式是质形论的(hylomorphic),灵魂作为形式是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现实性。但是,有学者指出这会导致潜在地有生命的身体就是现实地有生命的身体的矛盾,这也就是阿克瑞尔难题(Ackrill’s Problem)。本文通过对《论灵魂》和《形而上学》中一些核心文本的分析,尝试证明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发明两种质形论来解释人造物和生命体,而是认为生命体是在一种完美的意义上展现出质料和形式的必然结合,而人造物是在一种有限的意义上展现出质料和形式的偶有性结合。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造物的形式是外在于自身的,来自于有此技艺的专家心灵,而生命体的灵魂作为形式是内在于身体之内的;因而,与之相应的质料的潜在性也就有所不同,人造物的质料是适合于实现其功能的切近质料,而生命体的质料则是潜在地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自然躯体,灵魂作为自然躯体的内在形式就是现实活动,是其生命活动的原因与本原。  相似文献   
856.
学诚 《法音》2007,(4):23-29
修学佛法,是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它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够学好。这需要多少生、多少世,甚至多少劫,才能够修学圆满、究竟成佛。如《大智度论》说:“【经】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当如萨陀波仑(常啼)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须菩提白佛言:  相似文献   
857.
李威威 《哲学动态》2022,(12):13-20
面临复杂而频繁的全球性危机与挑战,人类不仅要致力于完善实践层面上的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体制机制,更需在思想层面寻找共同的价值支撑。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扬弃与超越,所内蕴的先进性和超越性深植于其哲学基础之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包括三个部分:基于“现实人性”与“类存在”的价值主体论;基于价值认识论和存在论辩证统一的价值本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价值生成论。这三个部分互相渗透、彼此贯通,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858.
李仁杰 《哲学动态》2022,(12):104-113
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拥有权利,因此人类有道德义务回应动物的权利。但权利论缺乏足够的依据支撑自己。李剑等人的“弱权利论”没能很好地论证动物为何拥有权利,雷根等人的“强权利论”则过于极端地主张动物与人类的道德权利平等。实际上,不必依赖对动物权利的证成,人类也有道德的理由保护动物。从行为者美德出发提供道德规范的美德伦理学,能为动物伦理学的工作带来许多有益启发。借助“距离相对主义”和“人类物种身份”的思想,动物美德论能够回应它所可能面临的道德相对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859.
知识行动论     
唐热风 《哲学动态》2022,(7):85-96+129
本文将知识分为三种类型:思辨知识、技能知识和实践知识。道德知识则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实践知识,即好的实践知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知识行动论的主张,即以行动理解知识。根据知识行动论,技能知识是成功的行动,实践知识是如其所知的意向行动,而思辨知识则是成功的认知性心智行动。  相似文献   
860.
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乎文化自信的问题,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特别注意坚持文化自信。从文明论视角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否坚持文化自信,主要取决于它所代表的文化与文明是否在国际竞争和文明博弈中具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在“后西方”时代讲文化自信,就是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肯定各大文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经验智慧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文化自信必然表现为敢于进行各种创新行动,包括建构一套既有其文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这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又可反过来增强文化自信。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时坚持文化自信需要特别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资源,二是深刻体认和阐发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三是自觉养成中国学术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