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孔子观念需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主要是基于对尊孔派的反感和伦理、文化上的彻底觉悟而发起了对孔子与孔家店集中而猛烈的批评与攻击。他们所批判的主要是孔子的偶像 ,而并不反对孔子本人 ,破除孔子偶像的束缚而使人们的思想从权威和偏见中彻底解放出来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 ;他们虽不反对孔子本人 ,但对孔子与孔子之道采取的是一种社会语境决定论的或历史化的诠释与读解的态度 ,故带来了孔子观念的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142.
公安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袁宗道诠释“四书” ,显示了学宗阳明的取向 ,具有与儒林学人论学不尽相同的特色。袁宗道诠释“四书”与王门主意派形似而与王门现成派实同。宗道诠释“四书”是公安派中惟一系统解说儒家经典的著作。宗道通过提升意念 ,为公安派自然抒写性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凭。  相似文献   
143.
张化蒙 《法音》2004,(2):17-23
无论是中观学派,还是整个佛学界,甚至教外研究龙树(约2—3世纪)学者,都认为“毕竟空”是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在研习中观学时,发现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关键不是“毕竟空”,而是“二胜谛”。此一观点,笔者在拙文《龙树对“缘起”“空”“中道”思想的统  相似文献   
144.
戴继诚 《法音》2004,(12):15-18
紫柏大师与憨山大师都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中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佛教高僧。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紫柏与憨山具有相近的性情与宗教关怀,是典型的以出世身做入世事业的禅门尊宿。通观两大师一生行履,可以发现他们一方面对佛教,尤其是禅宗内部的弊端有着深深的忧虑,并进行了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5.
赵汸的<春秋>学以承继孟子自许,以综合<春秋三传>为特点.认为属辞比事为治<春秋>的法门,并据以归纳<春秋>笔削之义为八.<春秋>虽为孔子所作,但本鲁史而成,辞从主人,存策书之大体,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春秋>虽本鲁史,但又有孔子书与不书、变文、特笔等笔法,以阐圣人之义,其义丘窃取之.  相似文献   
146.
探讨邪教痴迷者人格倾向、心理特质、痴迷人格的心理模式,为反邪教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进行测查,将痴迷者与国内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进行比较对照性研究.结果:MMPI十个临床量表显示,男性痴迷者有九项结果高于常模分值;痴迷者与吸毒者在谎分和癔症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支配性、偏见性、压抑性、轻躁狂、精神病态、控制项目的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男性痴迷者MMPI中病态人格与C分量表分值呈正相关.以上研究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邪教痴迷者存在病态人格倾向和外控型心理模式.教育策略宜采取理性认知教育、正确人格行为强化和人本关怀,促其人格完善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报告同时指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学对文化有颇多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成果。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到其生物性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其社会性以及与之相联的文化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决定、中介、调节等影响过程。当然,文化除了具有制约性,也有开放性,随着人类境遇的变迁,人类心智的成长,新的文化元素也在不断创生、光大,旧的元素则不断式微、乃至消亡。另外,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强弱变换,以及它们对人类个体认知、情感和人际交往的显性或者隐性的影响,也都是各个领域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我们相信,心理学家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一定能够利用各自学之专长,发挥聪明才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建言献策;同时,也能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强文化与心理科学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在相关领域能够做出自己创新性贡献。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倡议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有关领导和中国科学院工会委员会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心理学界的三家一级学(协)会于2012年1月16日举办了"心理科学与文化建设"研讨会。与会各方专家畅所欲言,都表示十分赞同心理学界要加强沟通,体察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心理学的独特贡献。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入史,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8.
罗素于1900年发表了《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判性解释》,尝试把莱布尼茨哲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解释。这种解释是逻辑主义的,声称莱布尼茨的整个形而上学都建立在其逻辑学的基础上。尽管这种观点在近几十年受到了一些挑战,但至今仍是英美学界对莱布尼茨的主流解释之一。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49.
在先秦文献里,敬时常被纳入德的范畴。但追溯敬的观念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敬在本质上具有很鲜明的情感因素。徐复观先生曾分析指出:周人开始意识到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以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在秉持这种自觉、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自然地便产生了忧患意识;和  相似文献   
150.
一、引言 “公共哲学”这个术语似乎是在20世纪,特别是在讲英语的世界开始使用。然而,假如我们把公共哲学这个概念定义为“从哲学上探讨诸如政治合法性、社会正义、战争与和平、环境问题、公共记忆等各种各样的公共问题的哲学”,那么,可以在西方国家及东亚国家的经典作品中找到与此相当的概念。确实,一种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例如,亚里士多德主义实践哲学在古希腊被提出,这种由伦理学、政治和修辞学组成的哲学可以被视为西方国家公共哲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