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1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团队领导的职能、决定因素及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的情境特点和任务要求使团队领导具有了不同于传统组织领导的特点。该文从团队领导与群体领导的区别入手,以职能领导观分析了团队领导的职能:包括团队联络职能,收集并转译来自团队内外的信息;目标建立职能;运作协调职能,协调团队成员活动使其能在团队水平上充分整合;以及决定领导职能相对重要性的团队特征与作业特征,最后探讨了团队领导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及机制,并指出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2.
943.
《孔子研究》2021,(3):107-116
王阳明的《大学》诠释在其心学思想体系中至关重要,这引起了日本著名阳明学者冈田武彦先生的高度重视。本文以王明阳的《大学》观为基础,依托相关文献,首先阐明冈田武彦对王阳明《大学》观内在嬗变的理解、检讨与反思;其次探究冈田武彦基于王阳明《大学》观所做出的思想开拓。冈田认为学问头脑的转变促成了王明阳《大学》观的思想变迁,但这与《大学》本旨是否相合却值得商榷。王阳明《大学》思想与冈田武彦晚年的身学说、"共生"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致知"说对冈田"致身"说的提出具有启迪意义,而"万物一体之仁"则为"共生理念"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44.
宋代儒家学者关于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佛教观),具有四大特征:本位性、实用性、隔膜性、否定性;这些特征准确地向我们传达着宋代儒家学者接受佛教、消化佛教、改造佛教、排斥佛教及其程度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推论:宋代新儒学中的佛教与儒学关系,实际上是宋代儒家学者基于复兴儒学、发展儒学的集体意志和共同需要,对佛教与儒学在新儒学中的地位、功能、份额所进行的配置;在此配置中,宋儒的佛教修养水平、佛教态度以及佛教自身的特点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配置所展示的佛教与儒学关系便是:形式上的"取长补短"、内容上的"同质相融"、结构上的"儒体佛用"。  相似文献   
945.
中国的华严思想分为五台山和终南山两系。五台山系是中国华严思想的主流,终南山系是一种极端特殊的华严思想。五台山系的华严思想是信仰文殊的中国民众扶持的华严思想。它还是中国佛教禅宗、净土宗成立的基础。而终南山系的华严思想却是空谈理论,忽视实践、民众,为唐王朝统治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946.
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科学观发展到了现代,似乎已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正如R.K.默顿所说的,17世纪的“那种功利主义的乐观主义,在两世纪以后的实证主义信念中达到  相似文献   
947.
“仁且智”与孟子的理想人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崇高化取向为旨趣的孔子圣人观,也因固有的神秘化取向而存在一定的理论缺失。对此孟子扬长避短,认为理想人格之于每一个道德实践主体都有着逻辑的与现实的普遍平等性,而且内在根据即是作为仁义礼智四德之浓缩与升华的“仁且智”。就“仁且智”如何促成理想人格来说,孟子针对一般人在心性修养过程中懒于自我反思,所以特别强调了智之于仁的扶持作用,同时针对一般人在人伦实践中喜欢同流合污,所以将“仁且智”视为对理想人格的哲学界定。不是孔子的神秘化取向,而是孟子的普遍平等性,范导了中国古代儒学进程中的圣人观;更为重要的还有,对于现代人不懈努力的“仁智双彰”的哲学模型,孟子“仁且智”的理想人格论亦不无借鉴作用。从而,将“仁且智”的理论贡献还诸孟子,并使之发扬光大,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8.
从加涅的学生素质观看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颖  姚夏倩 《心理科学》2000,23(2):192-195
本文吸取了美国著名的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在其新修 订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四版)中有关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学生素持的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949.
长久以来,人们迷信于能力测验,常凭测验的结果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判断,并用它预测一个人未来成就的高低。而斯腾伯格(R.J.Sternberg)最近却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观点,认为所谓的“能力测验”和任何学业或职业成就测验是一样的,它测的也是个体正在发展中的某种专门知识技能的暂时水平,其测验结果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用作预测。并由此提出此观点对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50.
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社会效度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的许多方面;2.经因素分析把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因素,分别是:道德品质、才情、异常人格、独创力、探究、自主敢为性、思维发散性、知识经验、勤勉、问题发现、智力、自强,其中道德品质和勤勉为中国大学生所特有。3.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上述诸因素上内隐观总体差异显著,并且二者交互作用总体显著,在各具体因素上内隐观有些也存在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