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法音》2021,(1):42-42
本刊讯2021年1月8日,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巴特尔·图尔苏诺夫公使一行4人到广济寺访问我会,受到演觉会长、宗性副会长的热情接待。国际部王立主任等出席会见。演觉会长首先向巴特尔·图尔苏诺夫公使一行表示问候并致以新年祝福,随后介绍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三大语系、佛教活动场所、佛教徒以及佛学院等方面的简况。  相似文献   
22.
宗教活动是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箴言     
《中国宗教》2012,(2):46+50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庄生尝论坐忘之道。天隐子司马承祯据之而赋《坐忘论》,其言玄理甚精要。坐忘之说遂广为人知。今有良友刘奕君名书斋曰"坐忘堂",以感悟坐忘之深意。是作《坐忘铭》,以记之。  相似文献   
24.
李长春 《现代哲学》2016,(4):116-121
廖平经学在现代中国的哲学史叙事中显得极其尴尬。冯友兰等哲学史家一方面承认它极其重要,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毫无价值。这种自相矛盾的看法体现了哲学史研究的内在困境。廖平全面继承了汉唐哲学的思想方法,把"比附""验推"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但是,因其不够"客观"和"科学"、缺乏"逻辑"和"实证"而被现代"哲学"所鄙弃。廖平思想与宋学开山人物之一邵雍有着隐秘的关联,他把邵雍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结合经学资源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廖平以其独特的话语方式在他自己开辟的论域里回应宋儒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相传,古时一位秀才游览桂林山水,纵目观望,处处可爱,如醉如痴。一日,他游览名胜斗鸡山,顿觉新奇,一边游览,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吟出一上联:  相似文献   
26.
正本刊讯9月28日,"2014觉华岛·首届菩提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式"在辽宁葫芦岛市文化馆举行。本届博览会由葫芦岛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旅游局、辽宁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葫芦岛市佛教协会、觉华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大觉华寺筹备组承办。开幕式由杨维副市长主持。都本伟副书记、大愿法师、赵佐贤副局长先后致辞。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长老通过视频预祝觉华岛首届菩提  相似文献   
27.
《法音》2014,(12)
正本刊讯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4日在北京分别与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火德真君庙住持张凯道长一起为该两座寺观挂牌。广济寺和火德真君庙分别为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的直属寺观。所挂的标识牌上除该寺观名称外,还有"宗教活动场所"及"国家宗教事务局监制"字样。近年来,非宗教活动场所乱设功德箱、接受宗教性捐献、欺骗信众借教敛财等现象屡禁不  相似文献   
28.
《法音》2021,(1):I0001-I0002
2020年12月18日,恭逢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退居方丈一诚长老圆寂三周年,真如禅寺隆重举行系列追思法会暨舍利塔落成典礼。图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副会长纯一法师、怡藏法师,副秘书长纯闻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清远法师等十二位法师共同为传供法会主法。  相似文献   
29.
陈思竹 《天风》2008,(19):10-12
"广岛思考之旅"活动,是日本基督教女青年会连续举办了30多年的一项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和平教育的事工.  相似文献   
30.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