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丁和 《佛教文化》2011,(5):108-109
吴承恩的巨著《西游记》,是由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神化而来的,但玄奘与高昌国王鞠文泰结拜为兄弟的这段真事,吴承恩却只字没提。玄奘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里也没提及,实在是让人有点遗憾。  相似文献   
12.
李志常所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是道教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一篇经典游记作品。本文在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游记具有“两种视角的独特写法”、“与政治同行的宗教游记”以及风俗人情的记载、科学不盲从的态度、语言简洁、优美,结构前后照应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又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早在唐代中叶,它就随着文殊信仰的传播传遍了海内外。它那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也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哲学、宗教、建筑、绘画、音示、美术、文学、医药等等。这里的“文殊在五台”“泼法金刚”和“青毛狮子”就是五台山佛教文化对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情节模式、内容思想、人物形象三方面分析了道教对《西游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故事与宗教仪式的关联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位于两广交界之地的南渡镇仪式剧《枉府西游》重构了学界对《西游记》故事与宗教仪式关系的研究思路。与以往学界认为《西游记》故事发源于原始傩仪等宗教仪式以及唐宋时期巫支祁水神崇拜等观点不同,南渡镇《枉府西游》仪式剧的形成表明:西游故事与明代成型的目连救母佛教度亡仪式剧具有更密切的渊源。从宗教仪式到仪式剧再到小说戏剧,目连救母故事演变为西游故事,故事载体和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是"唐僧"而不是"孙悟空"构成这一故事演变的主轴。  相似文献   
16.
郭健 《中国道教》2001,(5):38-40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同时还是一部阐述“金丹大道”(即内丹术)的“丹经”,这在文坛上至今虽仍知之甚少,但对于道教内丹研究者来说,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不少研究者都公认:《西游记》是借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来阐述“金丹大道”的。但作者具体是怎样把取经故事和“金丹大道”融为一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西游记》是借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或物品来指代内丹术语,因此比一般丹经更复杂、更隐晦,更难看懂。 在《西游记》中,有的角色或物品的内丹学含义作者有明确…  相似文献   
17.
18.
戏里戏外     
清人陈其元的《庸闲斋笔记》中记有这样一则故事:杭州某商人之女酷爱《红楼梦》,整日为宝黛爱情悲戚不已,久而成疾,竟至卧床不起,父母愤而将《红楼梦》投入火中,未曾想此女在痛呼奈何烧煞我宝玉后竟气绝身亡。无独有偶,民国一男子痴迷《西游记》。一日,楼下馄饨摊开锅,腾腾热气飘至二楼,正沉迷于《西游记》的西游男子以为是孙悟空所驾筋斗云已至,高呼一声我去也,破窗而出,飞向那  相似文献   
19.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论者往往以一句金丹之道概括后,就弃之不论。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以获得对少有论述的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西游记》各评点将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一一指出,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将《悟真篇》等内丹修炼的诗歌广泛运用于评点之中。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金丹之道评点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使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其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感染了几代中国人的演员,六小龄童拥有大量的粉丝,他在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的孙悟空一角,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可谓家喻户晓,广受好评,成为电视人物的经典角色。而电视剧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两眼放电,一闪一闪,富有神韵,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都有疑问,他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炼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