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佛学小词典     
《佛教文化》1995,(2):16-16
净土宗:亦称“莲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说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相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谷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故被后代奉为初祖。次后影响较大的是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著《往生论注》,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力’”解脱甚难,靠“自力”解脱甚难”,而主张“乘佛愿办”(“他力”)往生净土,这种教义为“易行道”;称“  相似文献   
52.
亲鸾这一观点,您认同吗?——编者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净土;彼土导师阿弥陀佛常以大悲愿力摄受法界众生往生其国。十方众生乘彼佛愿往生决定,当生即入正定聚住于大乘不退转位,次生成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考察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组的被试在使用经验信息和共变信息进行因果判断时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当经验信息无法证明待判断原因是否可信时,共变信息的作用要大一些;(2)随着被试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共变信息进行判断;(3)ΔP值的作用并不是直线性的,只有当它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被试才会改变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54.
内隐联结测验(IAT)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崔丽娟  张高产 《心理科学》2004,27(1):161-164
Greenwald等人提出的内隐联结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IAT以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它仅仅有五年的历史,所以还不够成熟,在程序、效度等方面有很多争议。本文对以前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从IAT的程序、效度和变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5.
葛存根  朱永新 《心理科学》2003,26(3):411-414
《三十六计》是“中华管理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它更能凸显“中华管理智慧”的比较优势。本文主要关注《三十六计》对道家精髓的吸纳问题,拟从四大变理心理思想的角度对其进行离析与提炼,并略论其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56.
注意和学习长度影响非显著协变关系内隐学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颖  周颖 《心理科学》2003,26(3):560-561
1 引言内隐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它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7.
在有关因果判断的理论和研究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共变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过多年的研究,研究者们已经公认,原因与结果的共变程度是个体形成因果判断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们对于共变的指标却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无法得到一致的结果.而我们认为,共变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根据它自身的数据决定的,而是受到了各种其它信息的制约,而因果共变程度也并不存在一个完全准确的指标.共变信息在因果加工中所处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它所起到的作用要依赖于其它信息对其所做出的解释.  相似文献   
58.
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了500余卷著作,收录在<与犹堂全书>中,其有关易学的著作有<周易四笺>二十四卷和<易学绪言>十二卷.在解<易>的方法上多继承我国汉代以来易学家的诸种方法,尤其注重互体和爻变,本文旨在探讨茶山的象数解<易>之法,以探析他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59.
共变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归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伟军 《心理科学》2011,34(6):1469-1475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1种自我关联的共变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归因的影响。实验1中38名被试阅读一些情境,情境中包含被试好/不好的结果、及相关的一致性信息,并操作一致性的程度,然后在原因的4个维度进行归因。结果表明一致性高/低分别被归于人的外/内因,而一致性信息无或不明确时的归因则在内外归因之间。同时在4个原因维度均表现出利己归因偏好,一致性信息的程度差异对利己归因偏好没有显著干扰作用。实验2采用实验1的方法但给予了区别性信息,实验2基本复制了实验1的结果。另外本研究发现一致性或区别性高时在可控制性维度利己归因偏好消失。最后探讨了共变信息对归因及利己归因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对93名幼儿进行了五种因果变化模式的因果推理题目的测试。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因果变化模式下,被试进行因果推理的成绩存在差异,且在对于这五类题目的掌握上具有一定的顺序。(2)被试在同样因果变化模式题目的表现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在因果联结强度相同的题目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3)被试对于各题目回答的正确率并不随原因与结果联结次数的增多而提高。(4)即使是在观察到的刺激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被试的回答仍会因因果变化模式的差异及主试对于题目解释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