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世界模式论、自然哲学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进行批判,着重阐释了作为自然界规律总结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思想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杜林并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特质导致其学说处处为"创始者""上帝""终极真理"等留下了余地。从科学无神论的角度对《反杜林论》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唯物辩证法,进而深入透彻地分析当今社会的各种宗教现象。这样才能以无神论的宣传和研究引导大众舆论。  相似文献   
792.
生命科学技术伦理致力于建立生命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动态平衡的契合点,以应对现代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复杂社会伦理问题。中国的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的技术伦理思想在疏解当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伦理困惑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鉴于中西方科技文化背景迥异,中国的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应在汲取西方优秀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贴近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研究,促进中国特色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和伦理规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793.
对于女性主义艺术史,多数研究强调其对抗男性话语权威、解构传统艺术史的意义.这样一种对于女性主义艺术史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现有文献的支持与印证.但是女性主义艺术史不仅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史中的“反叛”角色,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于艺术-文化史的拓展与延续.由于女性主义艺术史没有提出具体而明确的方法论,在当下艺术史研究趋向方法论综合使用的情境下,其为诸种方法论的合作与竞技提供了可能的场域.方法论在女性为观照中心的交织中,建构了女性的艺术-文化史,这种文化史揭开了未被我们真正认知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794.
通过对近代科学思想上的起源进行梳理之后,认为近代科学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中最重要的是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再加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人文思想。中世纪时期大学和世俗学校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受教育者,为科学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历史上的基督教,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并没有为近代科学的兴起提供多少在思想上有益的贡献。所谓基督教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提供了有秩序的自然观和机械自然观等思想基础的说法,基本上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5.
石勇 《中国宗教》2015,(2):54-55
"景教",是唐代对基督宗教聂斯脱利教派(Nestorianism)的称谓。景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到中国的新疆地区,在唐朝的时候又进一步传播到中原地区。据记载当时景教传播的情形是"法流十道"、"寺满百城",而这通常也被看作是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之始。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实际上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这一段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具体情形,反映在各种写本经书、碑刻、绘画等景教遗存中。尤其是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罗布泊米兰遗址,甘肃敦煌  相似文献   
79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而深刻,认为德与福都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德是福的基础,福是德的内容;福应是德的结果,但求福并非德行的条件;人不应忧福享,该忧无德行。它以追究本体的方式来阐释德福之辩,体现出儒家的道义精神和孔颜乐处的儒士之风。传统儒家在探讨德福问题时显示出道德理想主义的文化特质、济世救民的思想形态和以德致福的价值取向,在培育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7.
刘正成 《佛教文化》2000,(Z1):22-23
5月21日 ,朴老此作品在西安举行的“日中书法交流展”展出中国书法史上 ,有四位伟大的僧侣书法家 ,他们都是佛教徒。第一位是安道壹 ,第二位是智永 ,第三位是怀素 ,第四位是弘一。安道壹生活于北魏北齐之间 ,他从河北响堂寺开始 ,到山东邹县四山(即铁山、尖山、冈山、葛山) ,洪顶山 ,水牛山、徂徕山 ,泰山 ,几乎终其一生 ,书写刻制了大量佛教典籍 ,抗争灭佛运动 ,宣扬佛教精神 ,竟成了北朝“书仙”。其时 ,仅比东晋南朝书圣王羲之晚出一百多年。智永是陈隋间僧人 ,王羲之第七世孙 ,出家住永兴寺 ,闭门习书三十年 ,写《千字文》八百本 ,…  相似文献   
798.
龙镇泉 《天风》2000,(5):39-39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与未来。神也要我们看见,教会的希望将寄托在热心追求、敬虔爱主的青年一代基督徒身上。他们执著且学有所长,智慧与身量随着神和人的喜爱正快速增长着。但怎样关爱青年弟兄姊妹的灵命,如何将他们的心志正确引导?教会的传统崇拜方式应做出怎样的调整。  相似文献   
799.
《天风》2000,(10):19-20
为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今天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基督教负责人指出,总结50年来的经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才是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办教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800.
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自1830年刊行之时起即引起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不仅在于该书改正古人所记脏腑之错误, 关键在于其看待人体的视角及实践方法与传统中医不同——采用了实物观看待人体, 并且实施解剖观察实践, 这种革新举动挑战了传统中医的方法论。与西方近代科学相比较, 发现《医林改错》的思想萌芽和实践方法与之有相似处。结合医学史研习该著作, 看到中医学的方法论与历史环境不可分离, 随时代有所改变。《医林改错》的独特思维能够启发人们对中医方法论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