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4月15日至22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副秘书长王炳旸等一行6人赴台参加了净明道传度仪典和《中华道藏》线装本捐赠仪式。4月15日至17日,台湾中华净明忠孝道教会在台北石碇乡五路财神庙隆重举行了净明道传度仪典。净明道尊奉东晋高道许逊为祖师,以江  相似文献   
22.
脑岛位于大脑外侧裂的深处, 与情绪和内感受等多种心理功能有关。脑岛在成瘾中的结构变化和功能连接异常, 表明了脑岛在成瘾中的作用, 刺激脑岛区域干预成瘾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应该通过对脑岛进行精细分割和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进一步考察脑岛在成瘾中的具体作用, 并挖掘不同成瘾类型的共性和特性, 以便更好开展基于脑的成瘾干预。  相似文献   
23.
西山狐狸     
西山的一只狐狸有一天在东山脚下逮住了一只兔子,被一只鹰看见了。  相似文献   
24.
宋至清代,西山万寿宫的象征经历了一个不断转换的历史过程。宋元时期,随着净明道的形成,西山万寿宫成为"净明祖庭"。明中期,在乡宦、里正等力量的主导下,西山万寿宫与里社祭祀逐渐结合,演化为"里社祭祀中心"。有清一代,在江西各级地方官员、各地绅商和香会组织的共同塑造下,西山万寿宫成为"跨地域祭祀中心"。西山万寿宫象征意义的转换,集中反映了道教传统、王朝制度与地方文化创造互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5.
《法音》2005,(8):16-16
本刊讯7月24日,《碛砂大藏经》捐赠仪式在北京海淀区龙泉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泉寺住持学诚法师,北京市海淀区民宗侨办主任刘希英,北京市西山农场党委书记于树华,捐赠人李玉平及二百多位居士参加了捐赠仪式。《碛砂大藏经》全书591函,362卷,收录佛教典籍1532  相似文献   
26.
汪登伟 《中国道教》2011,(1):31-34,50
《三住铭》为唐施肩吾(780-861)①所作。施肩吾,睦州分水(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年(815,一说十五年)进士,长庆(821-824)后隐洪洲(江西南昌)西山修道,暮年返回分水招贤乡(一说莫知所终)②。其所作《三住铭》,论气神形之旨,而为养生之用。  相似文献   
27.
吕锡琛 《中国宗教》2006,(10):45-47
在台湾佛教界,比丘尼日益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台湾比丘尼的迅速崛起是近20年来发生的现象,在台湾岛内,她们人数约为男众的3—4倍,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并积极投身于服务众生的社会活动中,在个体的思想、文化素养和实际社会活动中都有着相当出众的表现。她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社会对尼众以往那些刻板的印象,因此,她们在台湾佛教中所承担的角色与地位较之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8.
郭武 《中国道教》2006,5(2):21-23
白玉蟾是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乃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关其生平事迹、思想学说,学术界已多有讨论,笔者亦尝细论之①。然而,包括笔者在内的学界诸家以往在谈论白玉蟾时,皆未曾关注他在净明道兴起地———江西西山的活动,并忽视了其对净明道的影响。下面,试就白玉蟾在西山的活动及其对净明道的影响作一介绍,以补人们认识之罅漏。白玉蟾一生云游天下,据其《云游歌》言,他的足迹曾广达“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到过的地方有武夷山、龙虎山、阁皂山、天台山、罗浮山、青城山、霍童山、北邙山等等。其中,亦包括净明道的兴…  相似文献   
29.
黄好  罗禹  冯廷勇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449-1457
厌恶是由令人不愉悦、反感的事物诱发的情绪。根据刺激类型的不同, 厌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脑岛和基底节是厌恶加工的主要脑区, 前扣带回、杏仁核、丘脑、内侧前额叶也参与厌恶加工。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发现, 不同类型的厌恶、不同感觉通道的厌恶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当注重研究厌恶加工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以及与厌恶相关的神经递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正道教发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次道教论坛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体现了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核心理念,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