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佛教文化》1994,(3):46-47
主持寄语 自“梦想成真”栏目与广大读者见面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来信。有的读者在信中谈到了他的独特构想,有的读者畅谈了对本栏目的建议与期待。也有读者在信中对我们倾诉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平与逆境,也有身患疾病希望得到名医良药的帮助,有求师若渴,有求经寻法。一封封真诚的来信使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对于上期本栏目徐永亮先生文章反响之强烈更出人意料。截至发稿时,本刊已收到全国各地捐款近五千元。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一封封朴实无华的来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读者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人心向善,这个世界就充满希望。我们相信只要有广大读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952.
李敬峰 《现代哲学》2022,(3):139-146
清初庙堂理学的典范李光地与朱子学的关系是一个争论不休又至关重要的学术议题。以李光地逝前二年(75岁)所倾心撰写的《大学古本说》为考察对象,可为这一问题的判释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在《大学》版本上,他尊奉古本而反对朱子改本;在“格物”诠解上,他驳斥朱子格物补传,收缩格物指向;在“诚意”释义上,他以“意”为“心之主”来反驳朱子的“意”为“心之所发”,并以“诚意”取代“格物”作为《大学》一篇之要;在学术特质上,其《大学》诠释表征出“融通汉宋”和“兼采朱、王”的面向,融入和强化是时学术思潮。由此可见,李光地对朱子学的态度绝非已有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羽翼不二,更非是游移不定,而是秉持“发明道理,不为人也”的释经原则,对朱子学当批则批、当补则补,显豁出其尊朱而不述朱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953.
“唯心净土”是唐宋时期汉地佛教思想家在解释经典、构建修行体系过程中形成的语汇。研究者们常将其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看待,却难以阐明其真实意涵。实际上,唯心净土从未形成固定词义,历史上的佛教思想家们通过对其不断定义、诠释、使用、批判,表达自己对于弥陀净土信仰和念佛往生修行的态度。“唯心净土”话题的开展,激发了僧团之间的对话交流。弥陀净土信仰在此过程中逐步得到汉地各大佛教宗派的重视与认可。  相似文献   
954.
吴飞 《世界哲学》2009,(6):127-130
古希腊哲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除了依赖于学者们的具体研究水平之外,还取决于中国学者对西学的整体把握。在过去,中国学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思路来分割西学的各个学科的。现在,我们更多从现代性的发生来理解整个西学体系。目前,我们尚需要借助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建立中国西学体系中的古希腊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955.
中晚明阳明学的宗教化,不仅构成儒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中西方的比较宗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文首先考察中晚明阳明学核心人物王龙溪的良知信仰论,以为阳明学宗教化的具体个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力求在一个比较宗教学的视野中揭示中晚明阳明学宗教化的基本特征与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956.
三位一体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明显特征,也是其高明之处,本文以《中庸》之“中”为个案,具体分析了三位一体性的涵义,子思所作《中庸》篇讲“中”是天下之大本,“中”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之大本,在于《中庸》之“中”不是一个意义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即本体即认识即境界的三位一体的命题,即“中”既有本体论意义,又有认识意义,同时还具有修养论意义,本体论意义是基础性,本源性的,认识论意义是过渡性,中介性的,修养论意义则是归宿,终点,是前两者在更高环节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57.
耿直 《中国道教》1994,(4):40-41
中岳嵩山之阳的中岳庙里,有大小两通刻制奇特、内容奥妙的石碑,碑额各有篆书大字“五岳真形之图”,下边分刻东、西、南、北中岳图画,并各有文字说明。小碑立在峻极门东掖门里,宽0.82米,厚0.16米,高1.64米,由登封知县孙秉阳刻立于明万历二年春日;大碑立在峻极门东掖门外阶下,宽1.30米,厚0.32米,碑身高2.90米,帽高1.46米。  相似文献   
958.
《心理学报》2012,(9):1279
《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56年创刊,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959.
"拟物化"是当代建筑设计中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文章通过对建筑"拟物化"设计的溯源、审美、类型等主要方面的梳理,将"拟物化"这一抽象思想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展开对建筑"拟物化"设计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0.
在佛教所发明的词汇中,“缘”字几乎是被人们运用得最多、最广的一个,不拘僧俗,随口都会讲“缘份”,这好像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日常交际之中,受一些“学佛热”以及港台娱乐风尚的影响,这种口头禅盛行一时,其流行之广,令人感到某种不安:“缘份”、“随缘”云云,在咱们好些同胞那里,竟然等同于“宿命”,成为某种不负责任心态的最佳借口!这恐怕不止违背佛教本义,而且与我们民族自强、振兴大业的时代要求也同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