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千里终须别,曲终人须散,天下筵席无不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没有比离别更令人无奈和伤怀的事情了。吃饭,是人最基本最寻常的行为。通过吃饭,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直接最真实的一面。咀  相似文献   
22.
正北宋时期的思想文献注释呈现出融合诸家、内求一理的独特风格。在这个基本的立场下,荆公新学的庄学思想体现出独特的新意——撇开魏晋隋唐时期的庄子注释风格,转向儒家本位立场的惟义理是求,庄学也体现了通一的道。在北宋庄学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学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雱(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这部不拘泥于庄学和道家思想框架的庄子诠释可谓思想活跃、主题集  相似文献   
23.
情感是画面背后的内容,画静物时不要只画静物表象,更要求我们对所画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对物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取舍,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对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再是一种技法的表象,更体会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本文通过努力的整理和系统的梳理,尝试从西方油画静物的发展历程中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作品里,探索油画静物独有的形式美感,感受油画静物所表达出的独特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4.
奢侈品品牌热衷于使用可爱风格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本文以理想自我理论为基础,通过4个实验探索奢侈品品牌可爱风格类型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实验1表明奢侈品品牌的可爱风格(婴儿图式/古灵精怪)会显著地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验证了主效应的因果链模型。实验2进一步明确了主效应的边界,结果表明品牌可爱风格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只在奢侈品品牌的情境下才存在。实验3探索了自我监控水平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对于低自我监控的个体,奢侈品品牌的可爱风格难以有效地影响品牌偏好。实验4分析了个体发展阶段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对于成年期个体,古灵精怪可爱风格比婴儿图式可爱风格更能提高个体的奢侈品品牌偏好,对于童年期个体,婴儿图式可爱风格比古灵精怪可爱风格更易获得青睐。  相似文献   
25.
舞蹈中的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通过舞蹈表演将人的内部情感呈现出来,这样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舞蹈的情感表达是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将个人内心深处对作品的理解和感触给以完美的诠释。完美的舞蹈需要舞蹈者将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每个舞姿中,深刻掌握作品的精髓,灵活地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所以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6.
杜鹏 《天风》2018,(4):I0002-I0002
2018年1月,金陵协和神学院外籍教师苏珠娣牧师(Judith Sutterlin)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学院师生代表为她庆祝生日,并感谢她在神学院十余载的默默奉献。在校园里,凡见过珠娣牧师的人都会记得这位满头华发的美国奶奶,记得她坚定的步伐、认真的态度、慈祥的面容,也忘不掉她日常朴素的衣着、耐心的教导、流利的中文表达……  相似文献   
27.
孙瑞 《天风》2018,(5):14-15
一座中国风格的教堂,便是让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的桥梁。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许多教堂都采用了仿哥特式的风格,仿佛在向所有人声明,只有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尖塔的,才是基督教的礼拜堂。  相似文献   
28.
常保瑞  方建东 《心理科学》2018,(6):1477-1483
已有研究表明"欲言又止"的情绪表达矛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然而,与鼓励"一吐为快"的美国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本来就推崇"喜怒不形于色"。那么,文化会改变"欲言又止"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吗?本研究通过对来自美国(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49份问卷与来自中国(抑制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09份问卷的对比分析,检验了抑制或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规范在情绪表达矛盾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而言,情绪表达矛盾导致心理症状增加和社会限制增加的结果既出现在鼓励情绪表达的美国文化中,也出现在抑制情绪表达的中国文化中。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一步表明,文化规范调节了情绪表达矛盾与社会限制之间的关系——在美中文化中,情绪表达矛盾因个体感知到较高的社会限制而增加了心理症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对情绪表达矛盾研究以及文化规范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DSM-5的PTSD症状核查表、创伤后成长问卷,以汶川地震8.5年后极重灾区的1153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的依恋、认知重评、表达抑制、PTSD和PTG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依恋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直接正向预测PTG;青少年的依恋可以通过认知重评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也可以通过表达抑制负向预测PTSD,却不能通过表达抑制预测PTG。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以西安市两所中学的211名初一学生和477名高一学生共计68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父母情绪表达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亲子依恋和孤独感在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情绪表达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孤独感量表》、《青少年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情绪表达、亲子依恋、孤独感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两两间存在显著相关;亲子依恋与孤独感在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父母情绪表达既可直接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孤独感各自独立的中介作用和不安全依恋、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拓展了父母情绪社会化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