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双作业任务中人格特质对选择性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少华  曾毅 《心理科学》2004,27(1):214-216
运用双操作任务,该研究考察了人格的神经质和外倾性特质对选择性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对各类词性的辨别速度,低神经质普遍快于高神经质,外倾者普遍快于内倾者.选择性加工偏向在RT指标上并不明显;(2)从词性辨别的正确率指标分析,高神经质被试对负性词存在明显的反应偏向;对于特质词与中性词的判断,内、外倾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自由回忆任务中,各类被试均存在明显的回忆偏向及特质一致性倾向。  相似文献   
42.
随着个体化屈光手术的发展,波前像差仪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检查中,其主要应用为术前高阶像差检测,以提供个体化手术的切削方案以及观察术后术眼的高阶像差改变情况.本文是针对波前像差仪能够对低阶像差进行测量的功能,经过对不同度数组患者的波前像差仪的低阶像差检测结果与其主觉验光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构建15种概化理论分析模型,探讨胜任特征核检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数据为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核检表评价数据.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概化系数变化量,发现评价者所属组别和评价者所属地域为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所得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于评价数据的最佳概化理论分析模型.概化模型分析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评价情况,说明用概化理论分析评价的影响因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比研究了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人对成人面部表情辨别的水平,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着表情辨别障碍。病程长、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人易出现这种障碍。表情辨别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属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45.
学习成绩差与成绩好学生短时记忆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芬  蒋锋 《心理科学》1999,22(5):411-414
本研究比较了小学1、3、5年级学习成绩好/差学生在图片、数字、词汇记忆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在图片记忆上,两组儿童的成绩没有差异。1、3年级优差生间的差异主要在数字与具体词汇记忆中;5年级两组学生的差异主要在数字与抽象词汇记忆中。(2)从提示/非提示及击中虚假刺激的结果看,两组儿童在记忆上的差异部分地是由于策略运用上的差异。经过提示,学习不良儿童在数字和词汇记忆上的成绩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46.
立体视觉研究中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学实验的系统及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霁光  郑竺英  徐军 《心理学报》1995,28(2):188-195
双眼立体视觉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因此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般只能从某一侧面或某种方法入手,本文重点研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刺激图形的产生及其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的效果,同时介绍了一种可以广泛用于立体视觉研究中的多功能刺激图形发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47.
焦丽颖  许燕  田一  郭震  赵锦哲 《心理学报》2022,54(7):850-866
善恶问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话题, 在对他人进行知觉时, 人们首先关心的信息是什么, 是否会对不同类型善恶特质有所权衡?研究基于人格心理学视角, 通过4个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首先探究了人格的道德概念激活时善恶的差异, 并以代表性、好恶度、特质度和重要性为衡量指标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善恶特质的核心程度差异。结果发现,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体现在两个方面:(1)善恶人格间的差序, 在人格的道德范畴中, 存在善人格的优先效应; (2)善恶人格内的差序, “善”的核心由内到外为尽责诚信、仁爱友善与包容大度、利他奉献; “恶”的核心由内到外为凶恶残忍、背信弃义与污蔑陷害、虚假伪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善恶观, 为善恶领域的探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曹英 《美与时代》2014,(6):73-73
版画插图是视觉艺术中信息传达的基础表现形式,是使用寓意更明确、形象更直观的非语言的图形形象传达信息,以此达到心与心交流的目的。提及版画插图艺术,人们总是习惯性和书籍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版画插图艺术数字化应用的迅速发展,版画插图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书籍,而是被广泛应用到数字信息领域,从而体现了版画插图艺术的数字化应用。  相似文献   
49.
采用3×2被试内设计考察辨别任务中二次线索化对基于形状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无二次线索化,IOR出现在长SOA(1000ms)时;有二次线索化,IOR出现在短SOA(500ms)时;两种情况下当SOA足够长(1400ms),返回抑制现象消失。Tipper的抑制机制模型可以恰当的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0.
"哪些因素决定提取效果"是记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线索负荷假说认为与提取线索相关联的项目数量决定了提取效果,编码-提取匹配假说则强调编码与提取阶段的匹配程度决定提取成绩。这两者在记忆研究的不同时期均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整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记忆是一个辨别过程的新观点,认为真正对回忆成绩起决定作用的是线索在多大程度上与某一目标项目匹配并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备选项目。该观点对深入探索"哪些因素决定提取效果"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正确看待辨别过程观点与编码-提取匹配观点的关系,同时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从多个层面对这一新观点进行检验,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