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0篇
  8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21.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1 “亚健康”的五大表现1 1 身体“亚健康”。在现实生活中 ,“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 ,即身体“亚健康”。因为身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为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 ,也容易为他人所识别。所以 ,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便是个体身体的“亚健康”。身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个体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这种不舒服 ,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经常感到体力不支 ,容易疲乏和困倦 ,缺乏活力和朝气。1 2 心理“亚健康”。“亚…  相似文献   
222.
陈永涛 《天风》2018,(10):33-33
如前所述,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基督教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以使在中国的基督教于形式与内容上都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这是基督教中国化努力的核心和根本。另一方面,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教可以像中国的佛教那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能更新中国文化,使其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因此,在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既不是单纯的求同,也不是单纯的求异。  相似文献   
223.
遗址博物馆是为保护已发掘遗址或为展示发掘成果而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与博物馆的广博性相对应,遗址博物馆具有单一性。它的研究、陈列和社会教育是围绕遗址这个单一主题进行的,它的藏品、研究对象、展示内容都是遗址。宗教遗址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指在宗教活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224.
罗伯特·汉那立足于当前分析哲学内部关于知觉经验的内容是否是概念性的这一核心讨论,尤其针对以麦克道尔为代表的强概念论主张,指出有一些知觉状态的内容甚至在本质上都不能被概念化,他把这种内容称为本质性非概念性内容。他认为这种自发的非概念性内容有其自身的规范性,它构成了身体自身的理由,并可以成为理由的逻辑空间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麦克道尔借用康德哲学来支撑其概念论主张的做法,汉那对康德作了强的非概念论解读。汉那正确地揭示了康德直观理论的困境,但他过分强调直观的独立作用,从而对康德哲学作了片面化理解,他无法解决直观和概念的真正结合问题,也无法真正成功应对麦克道尔强概念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25.
奥利金     
李亚丁 《天风》1997,(6):42-43
奥利金(又译俄利根)是古代东方教会最为著名的教父,亚历山大学派的主要代表。在早期东西方教会众教父中,他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的思想为后世基督教神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教父和圣徒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他,有“众圣之师”之美誉。在教会历史上。  相似文献   
226.
明代心学思想家王龙溪,具有超凡的生死智慧。他的生死观可以用"一生死,通昼夜"来形容,既使人懂得肉体生命"生死如昼夜,人所不免"的道理,又让人明白良知本体无生无灭的奥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走向,有"任生死"和"超生死"两种境界可以修证,王龙溪本人以后者为理想目标。他不仅向世人指出了达到这一境界的心性修养方法,而且以"虚静光明,超然而逝"的临终表现,证明了自己的生死智慧是一种实践性真知。王龙溪的生死智慧使人们看清了生命的来龙去脉,消除了对于死亡的困惑和恐惧,同时又能把握自我生命的走向,具有透彻而深邃的终极关怀意义。  相似文献   
227.
高倩 《美与时代》2016,(10):26-27
美术发展至今,总有一个最初的开端,它从最原始的单一形态演变成如今的多姿多彩。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说起版画不得不从黑白木刻版画谈起,在众多的版种当中,黑白木刻是发展最早的,历史也最为悠久,它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技术,而后才逐渐传入欧洲,并经过相当长时间艺术家的努力转变为创作木刻艺术。世界著名的版画家肯特对黑白木刻的理解是:版画的最起点和最难点都是黑白木刻,如果有谁能攻克这一关,那他从事任何形式的创作都会感到容易得多。而在黑白木刻的创作中,技法是比较简单的,重要的是作品中黑白的处理和布局。黑和白所占的比重,黑和白的对比,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相似文献   
228.
民国时期我国的回民报刊甚多,河南也有10多种。《回声月刊》在民国时期河南回民报刊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据该刊原版资料信息及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走访调查的结果,藉以呈现其背景、宗旨、特点、内容等。  相似文献   
229.
综合运用实证调研与思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初步厘清了医学职业潜规则的概念、本质、主要表现形式、流行成因链条等基本理论问题,概括了目前我国亟需建设的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理念,揭示了职业精神理念、职业行为及职业生态、职业实践四者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性,并提出了颠覆职业潜规则并养成职业精神的系统措施.  相似文献   
230.
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重要理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时代,对生态文明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这个主题的论说甚多,但存在的偏颇也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缺少足够的、具有历史感的把握;二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